上一版/ 02 版:综合新闻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本版导航 各版导航 视觉导航 标题导航 以往报纸

“社区最好的样子,就是人人都是‘主理人’”

——向阳街道23社区以物业联席会促进居民自治记事

石河子日报 新闻    时间:2024年10月31日    来源:石河子日报

 本报特约记者 刘胜 通讯员 孟军玲 李佳润 杨月
 “咚咚咚……请问有人在家吗?”10月25日晚7点半,向阳街道23社区网格员杨月敲响了53栋一户居民的家门。“什么事?”开门的是一位年纪较大的老人。杨月指向楼道外解释道:“您家的电瓶车停在外面,从家里拉线充电,很危险的!”
  电动自行车充电问题关乎小区环境整洁,更关乎居民生命安全。近期,23社区进行了一场“私拉电线”集中整治行动。在这场行动中,社区党委运用物业联席会制度集思广益、民主协商,红色物业管理队伍、联户长等积极参与,形成了“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自治共治新风尚。
从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
  “16栋楼的休闲桌椅,居民反映安装位置不合适,要不要换个地方?”
  “会后,网格员去现场看一下再定。”23社区居委会主任卜建芹说。
  这个场景发生在7月19日的物业联席会上。会后,网格员和物业站工作人员在现场查勘发现,前期居民所说的“不合适”是因为规划的休闲桌椅位置挤占了停车位。于是,他们把休闲桌椅移到楼前的一棵大树下摆放,这样既不影响居民停车,还让居民休憩时享受到了绿荫,让“不合适”变为“合适”。
  今年以来,23社区创新基层治理模式,以物业联席会为抓手,通过“党建引领,四维合力”(即物业联席会、业委会、网格化管理和商圈党支部),打造幸福满满的“社区实践”。
  23社区党委书记余启文告诉记者,物业联席会把着眼点放在“会商”和“执行”两个关键词上,凝聚高效能的协作力,激发有温度的自治力,构筑起社区的安全防线。   
  每栋楼要安装几个晾衣架?好汇物业公司站长符波把这个问题摆到物业联席会上,通过社区党委、业委会成员、物业公司代表、居民代表各方会商,决定采取会后现场会商解决点位问题。
  在15栋楼,网格员殷峰、物业站站长符波选中了1单元东侧的一处空地。这里没有大树,采光条件好,是理想的晾衣架点位。于是,他们又找来联户长夏小平、罗淑萍和祝青华,达成一致意见后,请3位联户长在居民中“广而告之”,如无不同意见,就上报到下次物业联席会上安排实施。
  从“要你参与”到“我要参与”        
  从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一桩桩民生难题通过“四维合力”破解,变“要你参与”为“我要参与”,一个个特色项目也通过“四维合力”孵化。
  近年来,23社区党委打造“党建引领聚合力,德育共筑心家园”党建品牌,其中一项内容就是以“商圈党支部”以轴心,把周边的224户商家、9家社会组织聚集起来,资源整合,商圈共治,探索“治理+公益”的新路径。
  “我们打造的‘党建引领聚合力,德育共筑心家园’不仅促进居民了解和参与社区服务,还进一步推动了公益正能量裂变,打通了社区与居民的最后一公里,共同开启了社区的‘幸福密码’。”余启文说,项目以文明实践服务项目商圈认领、每月公益赶集的形式,实现了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新格局。
  事事有回应、件件被落实。基层治理新模式为居民解决了急难愁盼的问题,也拉近了居民和社区党委之间的距离。数据显示,这个小区物业收费率从去年的70%提升到80%,居民纠纷调解成功率上升到85%以上,物业投诉率稳步下降,实现了“两升一降”。
  “发动群众、依靠群众、服务群众,社区最好的样子,就是人人都是‘主理人’。”余启文表示,接下来,社区将继续整合辖区内服务资源,联动各方骨干力量,搭建服务平台,形成以居民为“参与主体”的现代化治理理念,让社区治理工作干出速度、走出深度、亮出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