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2 版:综合新闻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本版导航 各版导航 视觉导航 标题导航 以往报纸

弘扬兵团精神 忠诚履行使命

石河子日报 新闻    时间:2024年10月16日    来源:石河子日报

  (上接一版)
  “百亩方实打实收22.55亩,平均亩产439.17公斤;千亩方实打实收163.98亩,平均亩产400.05公斤。”9月19日,在兵团八师一四七团,经过多部门专家反复测算核对,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研究员周新安介绍,“兵团春大豆百亩方和千亩方单产双双创下纪录。”
  2023年,兵团粮食增产18.12亿斤,贡献了全国粮食总产增量的约1/10,粮食亩均单产589.3公斤。
  农业,是兵团的基础产业和优势产业。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兵团农业机械化程度高,农业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条件好,在粮棉油、果蔬生产等方面优势明显,要在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供给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党的十八大以来,兵团发挥组织化规模化优势,通过自主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填补国内农业领域多项空白。
  ——创新膜下滴灌和水肥一体化技术,建成全国最大的节水灌溉基地。如今,该技术在我国约1.3亿亩地应用,并输出到18个国家和地区。
  ——创新粮棉等作物“干播湿出”栽培技术,为盐碱地治理提供了实践路径和技术支撑。目前,在新疆推广3300余万亩,年节水约50亿立方米。
  ——创新库尔勒香梨无人机授粉技术,作业时效为人工授粉的40倍。
  兵团优化集成六项精准农业技术和十大主体技术,构建了一套成熟的高产技术体系,在新疆大规模推广应用。
  截至2023年,兵团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1592万亩,较2019年增加703万亩,占稳定耕地面积的比例达71.7%;农作物综合机械化水平达95.8%,棉花全程机械化率98.6%;主要农作物水肥一体化技术应用基本实现全覆盖,化肥利用率、残膜回收率、秸秆综合利用率全国领先。
  因地制宜发展优势农产品、壮大优势产业
  眼下正值新疆采棉季。如今到新疆采棉的务工人员少了,“采棉专列”已成历史;出新疆采棉的机械多了,“兵团造”采棉机畅销20多个省份,还销往国际市场。
  “我们攻克国产采棉机‘卡脖子’技术难题,成功研发六行自走式打包采棉机,93%的零部件实现国产化。”在五家渠市,新疆天鹅现代农业机械装备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杨建宁介绍。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落实好党中央支持兵团发展的政策,发挥兵团优势,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因地制宜发展优势农产品、壮大优势产业,促进农牧业绿色高效发展。
  近年来,兵团智慧农业亮点纷呈,智能工厂不断涌现,5G、大数据、物联网等新技术广泛应用。在图木舒克市,新疆国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全人工环境智慧牧草工厂内,牧草无需用土固定,根部定时喷洒水雾,工厂化种植,智能化生产。在北新路桥集团禾润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智慧工地管理平台”远程指挥施工情况,取代了“肩挑手扛”的传统作业方式。
  科技赋能,让盐碱荒漠变“风光”宝地。新星市三塘湖风电基地哈密宣力红星风电场里,风电叶片悠悠旋转,每年向华中地区送电约7.2亿千瓦时;在柳树泉农场光伏产业园区,光伏面板汇成蓝色海洋,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将电能直送郑州;在新星经济技术开发区,新疆新星双瑞风电叶片有限公司车间内,一张张百米长的风电叶片灌注成型,销往本地及周边省份。
  立足禀赋优势,兵团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围绕7大主导产业、21条重点产业链,兵团积极推进产业创新平台建设,成立铝基、碳基、新能源、乳制品等9家产业创新研究院和1家兵团农机装备制造业创新中心。目前,兵团已培养184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3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今年1至7月,兵团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22.9%、16.4%、24.5%。
  建设一个美好幸福家园,过上幸福美好的日子
  兵团第六师芳草湖农场,老旧小区焕然一新,街头巷尾随处可见“口袋公园”。“农场变漂亮了,我没事就和老伙伴们出来遛弯。”62岁的居民李春亮说。
  芳草湖农场有20多个保障房小区,建设时间早,出现路面老化、缺少停车规划和休闲设施等问题。农场副政委曹森林介绍,近年来农场将大部分收入拿出来,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兵团的建设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我们最初建兵团是为什么?保家卫国,屯垦建设。要深化兵地融合,建设一个美好幸福家园,过上幸福美好的日子。”
  走在兵团二师三十四团生态保护区,“绿毯”一望无际——草本植物、灌木、半灌木更替生长,几乎看不见下边的草方格。护林员尚新岭介绍:“草方格扎下后,沙丘就会被锁住,到第二年草开始长起来,第三年草方格就看不见了。”
  这里地处塔克拉玛干沙漠和库鲁克塔格沙漠中间地带,曾经风沙肆虐。“我们一年接着一年干,平均每年栽种胡杨、梭梭、沙枣树2000余亩,生态环境越来越好。”三十四团农业发展服务中心主任罗剑洪说,其中有超过3万亩经济作物,累计带动2500余人就业,年人均增收1.5万余元。
  绿进沙退。昔日的荒漠戈壁上,如今兵团森林蓄积量达2906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超过15%,80%以上的团场实现林网化;兵团管理的城市,绿地率由28.3%提高至38.5%。
  新时代新征程,兵团干部职工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忠诚履行职责使命,踔厉奋发、砥砺前行,锚定把兵团建设得更强大更繁荣,正在建设美丽新疆、实现新疆工作总目标中发挥更大作用。     (据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