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市生态环境局相关部门负责人现场答记者问
石河子日报
作者:
新闻 时间:2024年09月03日 来源:石河子日报

兵团日报社记者: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师市出台多项政策,聚焦产业转型升级,支持企业发展壮大,积极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请问,在污染防治攻坚的同时,生态环境局是如何服务师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
师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支队支队长马伟:近年来,师市生态环境局主动将生态环境执法工作放在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谋划推进,不断优化执法方式、提升执法效能,全力服务高质量发展。
一方面提高执法效能,持续优化监管方式。一是不断完善事前事中事后监管体系,充分运用污染源自动监控等非现场执法手段,提高生态环境监管执法针对性、科学性、时效性。二是落实监督执法正面清单制度,对诚信守法企业无事不扰,落实“双随机、一公开”制度,根据环境影响程度,合理设置抽查比例,实行差别化管理,做到“一次抽查、全面体检”。三是以权责清单为基础,以责任事项为联结点,形成多部门联动执法机制,实现“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
另一方面坚持服务优先,助力企业绿色发展。一是推行“服务+普法+执法”模式,依托国内先进的生态环境服务平台,邀请行业专家对重点企业进行“环保体检”,实行整改免罚。二是推行包容审慎监管和柔性执法,对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改正,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17种情形实施“首违免罚”“轻违不罚”。三是发布生态环境守法“标杆企业”名单,对守法记录良好的企业大幅减少监管频次,落实奖励激励措施,推动企业环境信用评价结果在采购招标、评先评优、信贷支持、财政补贴资金等工作中广泛应用,让守法企业获得市场竞争优势。
师市生态环境局业务一科负责人杨帆:为更好的服务师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师市生态环境局综合施策,不断深化环评和排污许可体制机制建设,提高政务服务水平,加强第三方环境服务机构监管,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助推师市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是优化环评审批流程。强化建设项目环评审批服务保障,压缩审批时限,全面落实“最多跑一次”服务,环评报告书、报告表的办结时限由原先法定60个工作日、30个工作日,压减至15个工作日和10个工作日。对44类项目实行环评审批告知承诺审批,在满足信息公示时限前提下,即日办结。在审批提速的同时,严把审批关口,鼓励工业企业集聚发展,防控高污染、高风险项目落地,对不符合政策要求的建设项目提前否决,避免企业盲目投资。
二是支持重大项目建设。针对新建重大项目,提前沟通服务,动态分析环境容量,谋划解决项目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缺口,全力保障兵团八师绿氢减碳创新应用示范项目(一期)、新疆天业(集团)有限公司智能生态光伏耦合绿色特种树脂低碳转型升级示范工程(一期)、石河子市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改造工程、石河子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国家紧急医学救援基地项目快速、平稳落地。今年以来已审批57个建设项目环评文件,总投资51亿元。
三是加强第三方环境服务机构监管。组织开展环评登记表备案抽查评估和环评文件技术复核,对存在的问题进行通报并对环评单位和编制人员进行失信记分,落实“一处失信、全国受限”的跨地区环评失信惩戒机制,倒逼环评编制单位提高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
四是持续深化排污许可提质增效。完善排污许可全链条“一证式”监管体系,深入开展“全面培训、全面核查、全面提升”工作,设立了排污许可咨询热线,线下“一对一”精准帮扶,指导企业开展排污许可系统填报。今年以来共办理排污许可证112张,组织企业环保管理人员开展集中培训4场,培训164人次,有效提升了企业的环境管理能力和污染防治自觉性,促进排污许可提质增效。
兵团广播电视台记者:请介绍一下第二轮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情况,对解决突出问题取得了哪些成效?
师市生态环境局业务二科科长杜艳冰:八师石河子市高度重视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工作,成立由师市党委书记任组长、师长任第一副组长,分管师领导为副组长,各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责任人的督察整改工作领导小组,建立调度—核查—督办—验收—公开—巩固整改闭环管理工作机制,全力推动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到位。截至目前,师市承担的12项督察整改任务已销号验收8项,剩余4项整改任务正按序时进度推进。
在督察工作推动下,师市各级各部门密切配合,聚焦人民群众关心关切的突出环境问题,扎实推进督察整改,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一是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更加深入。通过督察问题整改,师市各级各部门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更加自觉,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解更加深刻,落实“三管三必须”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职责更加明确,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体制更加健全,为督察整改工作提供有力保障。二是大气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对标督察整改要求,系统谋划大气环境整治三年攻坚行动,稳步推动产业、能源、交通结构绿色转型,深入实施工业炉窑企业、涉挥发性有机物企业等重点企业深度治理,完成市域范围内清洁取暖改造,提升城市面源精细化管理水平,积极有效应对重污染天气,环境空气质量呈逐年改善态势。三是蘑菇湖水库提前消劣。聚焦蘑菇湖水库水污染问题,印发实施蘑菇湖水库消劣三年攻坚行动,推动蘑菇湖水库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2023年蘑菇湖水库各项水质指标均达到Ⅴ类以上标准限值,根据生态环境部《关于2023年9月水环境目标任务进展情况的函》(水体函〔2023〕90号)通报结果:“第八师(石河子市)蘑菇湖水库断面劣V类已满足问题清单销号条件,予以销号”,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四是群众身边突出环境问题有效解决。玛石铁路专用线、清北铁路专用线、天足铁路专用线相继建成,石河子火车站货运站场完成搬迁,有效解决了大宗货物运输产生的扬尘噪音污染问题。通过异地搬迁、关闭禁养等方式完成大庙村养殖场搬迁工作,有效解决长期以来的恶臭投诉问题。推动优化居民清洁取暖电价政策,解决群众清洁取暖工作后顾之忧。
下一步,师市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严格按照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要求,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聚焦解决好人民群众关心关切的突出环境问题,推进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走深走实,建立健全督察整改“回头看”工作机制,以扎扎实实的工作成效推动师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努力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师市。
师市融媒体中心记者:针对人民群众关心的冬季雾霾问题,师市在大气污染治理方面有哪些具体举措?
师市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高媛:针对冬季雾霾问题,师市多措并举实施污染减排,一是制定一市一策,系统治理。自2019年,师市邀请中国环境监测总站、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等国家权威机构,以“污染解析-成因溯源-对策建议”为工作思路,制定“空气质量持续改善研究和达标方案”,系统提出工业源、移动源、社会面源存在问题以及对策建议,为全面减少污染物排放奠定基础。二是编制一企一策,精准治理。根据师市工业企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情况,2023年以来,对38家重点企业编制一企一策,推动13家一般企业编制一企一措施,谋划有组织治理、无组织管控、移动源监管等升级改造促使,分类施策,进一步提升工业企业治污能力和环境管理水平。三是采取学科融合,科学预警。成立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指挥部,邀请中国环境监测总站、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自治区人影办相关专家及石河子气象局、生态环境局工作人员组建专家团队,实时分析研判空气质量变化情况,提前发布污染天气预警,及时启动应急减排措施。四是实施分级管控,有效落实。按照应纳尽纳原则,将所有涉气企业纳入冬季重污染天气响应清单,根据企业污染治理和环境管理的水平制定分级管控措施,在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时,按照响应要求,对不同级别的企业采取分级管控,通过控制产污环节、提高清洁运输比例、提升管理水平,最大限度减少污染物排放。五是科技支撑,调整管控措施。采用“人防+技防”相结合方式,将重点企业纳入兵团智慧监管指挥平台,结合空气质量网格化监测、移动走航监测等技防手段,对企业“生产-治理-排放”实时监控。利用数学模型,对重污染天气应急管控进行效果评估,按照评估结果,查找差距,及时调整减排措施。
通过采取以上措施,效果评估结果显示,重污染的浓度有所降低、时长有所减少,重污染天数呈逐年下降。下一步师市将持续开展工业源、移动源、扬尘源和城市面源等污染减排,科学精准实施管控,坚决打好重污染天气歼灭战,不断增强老百姓的蓝天幸福感,让人民群众在冬季享受到更多的蓝天白云。
图为发布会上,兵团日报社记者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