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墨洛产业园:种植油莎豆 沙漠变绿洲
通讯员 田宵睿 江宇 长孙磊磊 文/图
石河子日报
作者:
新闻 时间:2024年07月29日 来源:石河子日报
和墨洛产业园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常年受风沙侵蚀,土地贫瘠。为了改善当地生态环境,向沙漠要效益,产业园因地制宜,选择油莎豆作为防沙治沙先锋作物。现在在和墨洛产业园2.1万亩饲草基地,曾经黄沙漫漫的沙漠里,已经长出整齐的油莎豆苗,成为了一片生机盎然的“草原”(见上图左)。
走进和墨洛产业园的2.1万亩饲草基地,一行行二十几厘米高的油莎豆苗向远处延伸,展示出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新疆金盛源草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吕晓军告诉记者,目前产业园2.1万亩油莎豆陆续进入分蘖期,正是产量形成和田间管理的重要时期,工人们正忙着施肥、浇水等工作,精心呵护这片新生的绿洲。吕晓军介绍说:“目前,我们的主要工作就是滴水滴肥,按照划分好的轮灌区,一个月轮灌五次,这样就能保证油莎豆苗的成活率。”
油莎豆是一种集油、粮、牧、饲于一体的作物,可谓全身是宝,被称为“沙漠作物之王”,易种好管,耐旱、耐涝、耐瘠薄,而且经济效益明显。今年年初,产业园结合当地地理位置和自然气候,因地制宜、精准施策,引进油莎豆优良新品种,并与新疆金盛源草业有限公司就油莎豆种植达成合作协议。
和墨洛产业园农业和林业草原中心主任许蓓说:“我们引入新疆金盛源草业有限公司负责油莎豆的生产经营,主要考虑到该公司是国有企业,有较强的综合实力以及生产经营能力,能按照标准化规范化生产去进行油莎豆的生产经营。”
在种植初期,为了选择最适宜种植的作物,该公司还选取了多种经济作物进行实验比较。同时试验田还种植小麦+首蓿、多年生黑麦草+苜蓿混播、甜高粱、高丹草4种饲草种类。通过对不同牧草种类、不同油莎豆品种的产量、品质等指标进行对比分析,对油莎豆产量、品质、产投比等进行综合评价,并选择表现好的品种进行繁育。“刚开始试种的时候,我们种过小麦、高粱、苞谷等作物,出苗率都不错,但是抗风性太差,只有油莎豆抗风能力强,适合在沙漠中种植。”吕晓军对记者说。
为了保证种植效益,和墨洛产业园还积极引进石河子大学科研团队在种植油莎豆全过程中进行技术指导,同时借鉴三师54团油莎豆种植经验,目前2.1万亩油莎豆长势良好。石河子大学农学院研究生李金徽向记者介绍到:“我们在油莎豆种植方面给予了全方位的技术支持,包括品种的选择、播种,出苗期的管理、生育期的管理。当前,2.1万亩油莎豆已经全部出苗,出苗率达到80%以上,最早播种的油莎豆已经进入了结豆初期。”
走在饲草基地,向远处眺望,大片的油莎草葱翠欲滴,十分茂盛,无不体现着它优良的耐高温、抗旱、耐盐碱等适应性。拔起一簇油莎草,只见根系上已经结出一颗颗白嫩的油莎豆,鲜嫩的油莎豆散发出特殊的清香(见上图右)。吕晓军告诉记者,预估亩产量大约在200公斤以上。
第一年种植的成功坚定了和墨洛产业园发展油莎豆的信心。下一步,和墨洛产业园将统筹产业链发展,培育引进油莎豆生产加工企业;坚持科技先行,在科技创新高点舞动产业链,力争把小豆子做成大产业,让油莎豆走向全国。“我们将通过招商引资引入油莎豆加工企业,逐步建立起以油莎豆种植、油料加工、酿酒、植物蛋白的开发利用为主的二三产业。”许蓓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