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2 版:经济要闻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本版导航 各版导航 视觉导航 标题导航 以往报纸

师市房地产市场发展势头强劲

上半年预计销售商品房2488套,销售面积32.34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3.7%,成交金额达20.05亿元

石河子日报 新闻    时间:2024年07月04日    来源:石河子日报




  本报讯 融媒体中心记者李秀  通讯员陈会安 金影报道 家住石河子市东城街道40社区的张洪原本打算在老家长沙市买套住宅,但经过一番对比后,他最终决定将改善性住房选在红山街道36社区的金色兰庭小区。6月29日,办完购房手续后,张洪还享受到了1.5万元的购房补贴消费券,这让他十分高兴。
  今年上半年,师市房地产市场继续保持健康、可持续发展态势,预计销售商品房2488套,销售面积32.34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3.7%,成交金额达20.05亿元。
  近年,师市党委、政府十分注重培育可持续、健康发展的房地产市场,以“人人有房住、房子有人住、人人住好房”为目标,打造“好房子”样板,加快“从好房子到好小区,从好小区到好社区”建设步伐,推动师市房地产市场形成产品优质、企业健康、市场平稳、良性循环的新发展格局。
  上半年,围绕师市党委“2+2+5”定位定向和“1+4+4+6”经济高质量发展工作布局,师市住建局先后举办了三次“政府搭台、房企让利、百姓受益”的房交会。其中,一季度房交会期间,累计成交房屋509套,实现商品房销售面积6.14万平方米。夏季房交会期间,累计成交房屋603套,实现商品房销售面积7.22万平方米。
  此外,在办好房交会的同时,师市住建局还配套推出建材家居博览会,为购房者提供家装全产业链一站式服务平台。
  “为培育、繁荣、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可持续发展,师市拿出真金白银来补贴。一季度房交会期间,政府补贴资金601.5万元;夏季房交会期间,政府补贴资金832.5万元。”师市住建局局长周伟民说。
  房交会期间,签约面积100平方米以下的商品房,师市给予补贴1万元消费券;100平方米及以上的商品房,给予补贴1.5万元消费券。同时,师市出台了“以旧换新”政策,在市域范围内,一年内卖旧房买新房,每套可享受1万元的补贴。与此同时,师市各房产企业也推出了形式多样的促销活动。一些房地产开发公司纷纷推出购房减免一年物业费、交5万元购房费抵10万元并补贴50%契税、每套房直减10万元等优惠政策。在这些优惠政策的带动下,不少市民包括沙湾市、玛纳斯县的居民纷纷加入购房、换房队伍中来。
  据介绍,当前,师市房地产住宅市场正处于刚需向改善型、低品质向高品质转变阶段。针对这种情况,师市住建局带领师市房地产开发企业先后前往山东德州,浙江杭州、绍兴、嘉兴学习考察,引进、吸收先进地区的经验,全面带动提升师市房地产市场的品质。
垦区好“丰”景 小麦收割忙
  钟家庄讯 特约记者石海摄影报道 眼下,144团3.45万亩冬小麦陆续进入成熟期,各连队职工抓紧晴好天气,在团农业发展服务中心技术人员和连队“两委”委员的指导下有序开展夏收作业(见左下图),全力保障小麦颗粒归仓。
  6月26日,在144团13连职工黄志平承包的50亩冬小麦田里,一台大型联合收割机在金色的麦田里来回穿梭,全力加快夏收进度,田间一派忙碌和丰收的景象,构成了一幅夏日丰收美景图。
  听着收割机的轰鸣声,看着一垄垄麦子收进机器里,黄志平满脸欢喜地说:“今年,我响应团党委的号召,种了50亩地麦子。连队‘两委’从头开始技术指导,服务特别到位,预估今年的亩产在700公斤左右。今天,开始收割麦子了,‘两委’又过来给我检查了机械,调来了运输车辆,帮我把粮卖到粮库,我特别感谢他们。”
  为确保小麦颗粒归仓,144团13连党支部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采取“两委”委员包机械、包地块、包农户、包质量、包安全等措施,为连队粮农提供全方位服务,齐心协力打响夏收“大会战”。同时,积极引导职工在小麦收获后复播其他粮食作物,实现“一田两用、一地双收”,既增加收入又保障粮食安全。
  13连党支部书记张静说:“13连今年种植了1000多亩冬麦,我们‘两委’跟踪服务好职工,保质保量,颗粒归仓。收割后,我们还要做好复播工作,确保两年三熟,提高职工收入。”
  为做好夏粮收购工作,中央储备粮石河子直属库有限公司工作人员深入团场、连队,开展夏粮收购政策宣传,帮助粮农测水分、确定收割时间,解决收获过程中的难题,确保夏粮收购工作顺利推进。
  据了解,冬小麦因产量高、品质好,复种效益高的优势越来越受到144团连队职工的欢迎,该团种植面积逐年增长。今年,144团种植冬小麦3.45万亩,比去年多种植了2万亩,这些冬小麦历经9个月的生长期,进入7月陆续成熟,开始全面收割。从现在的收割情况来看,平均亩产能达到700多公斤,比去年增产150公斤,实现单产、总产双增长,冬小麦丰产丰收已成定局。
  144团农业发展服务中心主任张伦说:“全团准备了25台收割机,计划7月5号全面结束夏粮收购,做到快收割、快清地块腾地、快复播、快滴水、快出苗。”
  目前,144团正加快小麦收割进度,预计7月5日左右全面结束。接下来,该团将继续加强田间管理,做好技术指导,合理调度农机,提高收割效率,确保小麦颗粒归仓,同时积极推进秋粮播种,为全年粮食稳产增产打下坚实基础。
134团
  下野地讯 通讯员武德成摄影报道 伴随近期持续的高温天气,121团3.12万亩冬小麦陆续进入成熟期。6月25日,在该团15连1400余亩冬小麦农田里,一台台联合收割机来回穿梭,标志着该团“三夏”工作全面开始(见下图)。
  近年来,121团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深入贯彻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严守耕地保护红线。由于今年该团前期播种基础好,肥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等田间管理到位,后期“一喷三防”全面及时,全团冬小麦普遍长势良好。
  “这两天天气比较好,我们抓紧时间收割小麦,从平地、播种,包括中间的‘一喷三防’全程使用机械化作业,这样不仅节约了人工成本,还能提高经济效益。”小麦种植农户孙德成说。
  据了解,该团将按照成熟一片收割一片的原则抢抓收割进度,发中心工作人员全程跟进,指导落实“三夏”各项技术措施,保障收种管各项工作快速推进,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全团小麦收割任务。
  下野地讯 特约记者雪峰 通讯员马黎摄影报道 6月28日,在134团9连80亩麦田里,一台装有北斗导航系统的联合收割机来回穿梭(见上图),金黄色的麦粒从收割机出粮口倾泻而下,田间地头一派忙碌的景象。
  风吹麦浪满地香,又到一年收获时。眼下,夏收工作陆续展开。134团2.2万亩冬小麦进入收获期,各连队组织粮农抢抓晴好天气开镰收割小麦,确保小麦颗粒归仓。
  在134团9连、25连等连队的麦田里,麦浪翻滚,麦秆上挂满了麦穗,粒粒饱满,麦香四溢。农机手驾驶着联合收割机在麦田里来回穿梭,伴随着机器的轰鸣声,饱满的麦粒被切割、脱粒、入仓,一气呵成。在收割的同时,小麦秸秆被打包回收,用于生物质发电、牲畜饲料和有机肥生产等,有效提高了秸秆的综合利用率,既保护了生态环境,又增加了职工收入,实现了变废为宝。同时,也为后续复播大豆、玉米、冬白菜、冬萝卜等农作物奠定了基础。
  近年来,134团深入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大力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机具,在提升小麦单产的同时,不断提升农业综合服务水平,持续促进粮食增产、农业增效、职工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