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3 版:见证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本版导航 各版导航 视觉导航 标题导航 以往报纸

★亲历岁月

今非昔比儿童节

石河子日报 新闻    时间:2024年06月07日    来源:石河子日报

  □高永明

  今年“六一”儿童节前夕,9岁的外孙女认真地对我说:“姥爷,‘六一’节到了,我要带着你去最大的游乐场,去玩你小时候没有玩过的游戏,咱们一起过‘六一’。”外孙女的一番话,把我的思绪一下拉回上世纪六十年代。
  1964年,我在新疆奎屯农七师工程处子女学校读书。那时候,物资虽然匮乏,但我们的童年时光也有很多欢乐:一个西红柿,一根黄瓜,再有一个苞谷馍馍,就是一顿香甜的午饭;一个用甜菜做的黑糖果,和同学一人咬一半,当时就觉得这是世上最快乐的事情。
  小时候过“六一”,活动项目也简单。每年“六一”节主打活动就是学校组织的赛跑:100米、200米、1000米接力赛,再就是跳高、跳远,还有跳绳、踢毽子、推铁环等。这些活动不需要什么成本,而且开展起来也简单。老师们是裁判,一吹响哨子,同学们就努力去拼,得了名次,奖励一支铅笔、一个作业本或一块橡皮,大家照样玩得不亦乐乎。
  我读五年级那一年过“六一”,参加过一次学校的朗诵比赛。当时,我们班男同学站后排,穿啥颜色衣服的都有。女同学们站前边,所以一律都穿着花裙子。我们所有人都把红领巾系在胸前。当时朗诵比赛的场景,至今还印在脑海中。轮到我们男生朗诵时,大家使劲扯着嗓子喊。表演结束后,班主任徐春晖老师给我们每人发了一个铁皮铅笔盒,让我高兴了好几天——对于我来说,困苦年代的儿童节,虽然非常简朴,但仍然充满了憧憬和欢乐。
  女儿凌凌是上个世纪的“80后”,她们的生活条件,就比我们那一代幸福许多。从衣着、零食、玩具到读书,比起父辈,都有了质的飞跃。说起童年的生活,她开心地回忆说,童年时光过得简单而快乐。
  “我小的时候,父母非常疼爱我。我也盼望着过‘六一’儿童节,因为过节时,父母不但给我和哥哥做好吃的,还可以给我们买漂亮的新衣服。‘六一’学校开展活动,老师给我们参加演出的小朋友脸上涂上红彤彤的腮红,然后再在眉心点上一个红红的点。”女儿凌凌回忆说,她7岁多那年过“六一”,光荣地加入了少年先锋队,戴上了鲜艳的红领巾。三年级过“六一”,登台表演节目的时候,穿着漂亮的小裙子,和同学们一起表演舞蹈《小燕子》《春天在哪里》。那时候,她觉得能登台表演是一件特别幸福快乐的事。表演结束回到家里,脸上的腮红和小红点也舍不得抹去,等左邻右舍都夸个遍,才心满意足地去“卸妆”。
  在女儿凌凌的记忆里,童年除了演出,最喜欢看的就是动画片,《西游记》《铁臂阿童木》《三个和尚》《猪八戒吃西瓜》这些动画片就是她最好的精神食粮。闲暇时,和小伙伴们踢沙包、跳绳、跳皮筋,这些简单的游戏,伴着她整个童年过得丰富多彩。
  外孙女陈格格今年已是一名三年级的小学生了。对于过“六一”儿童节,她最开心的就是早晨醒来,就可以收到节日礼物。
  “每年的儿童节,都是我最幸福的时候,每一年都能收到我喜欢的礼物。”陈格格说,今年儿童节还没有到,爸爸妈妈已经答应给她买一套《儿童世界百科全书》,姥爷姥姥给了红包,爷爷奶奶给她买了她喜欢吃的零食。
  陈格格最难忘的就是去年的“六一”儿童节,她参加了学校组织开展的红领巾义卖活动。她在作文里记写道:参加小小的义卖活动,同学们不仅学习到了雷锋精神,而且在实践中亲历了什么是商品交换,体验到了助人的快乐。她觉得,“六一”节开展这样的活动,对自己的成长很有帮助。
  外孙女陈格格不仅学习十分刻苦努力,而且还在学校举办的文艺演出中多次获得奖励。她还报名参加了钢琴特长班,眼下钢琴已经考过6级……说起女儿的特长,陈格格的妈妈表示,孩子努力好学,家长必然大力支持,每年“六一”儿童节,都会给孩子送上一份可心的礼物,也成了表达母爱的一种方式。
  今年是兵团成立70周年,伴随着一又一个“六一”儿童节的歌声,一代又一代代军垦人参与也见证了兵团的发展与辉煌,感受到了兵团精神的神奇力量。今非昔比的儿童节,正如老军垦们所愿,让新时代的无数兵团青少年,都尽情享受欢乐幸福的时光、快乐成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