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轮驱动能源与产业绿色转型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八师石河子市落实“双碳”目标任务经济日报记者 马呈忠
石河子日报
作者:
新闻 时间:2024年04月17日 来源:石河子日报
初春暖阳下,位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八师134团的天富40万千瓦光伏基地内,一排排太阳能光伏板熠熠生辉。在配套的220千伏汇集站集控室内,光伏发电的各项参数实时呈现,每年可为石河子市提供约7亿千瓦时的绿电,相当于减少约26.9万吨标准煤的排放量。
第八师石河子市是兵团重要的工业基地。随着国家“双碳”目标的推进,该师市在发展过程中遇到了能源及能耗瓶颈,以及“乌鲁木齐—昌吉—石河子”区域大气联防联控环保压力,面临着能源和产业绿色低碳转型的现实需求。
“师市产业基数比较大,能源供应以火电为主,拥有独立区域性电网优势,可以通过能源和产业双线绿色发展来驱动产业低碳转型发展。”八师石河子市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主任张彦军说。为此,师市出台了《八师石河子市贯彻“双碳”战略实现能源和产业“双线”绿色发展实施方案(2023—2030年)》。
目前,当地正按照《实施方案》中提出的:到2025年,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下降22%,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2020年下降19%;到2030年底,实现能源碳达峰目标,紧抓“能源绿色化”和“产业绿色化”两大关键领域,加速双轮驱动绿色低碳化转型。
建立清洁能源系统
为了承担起兵团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发展重任,兵团于2023年9月1日成立中新建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整合新疆天富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等公司的独立区域电网优势资源,加快将第八师石河子市、第七师胡杨河市打造成具有城市级源网荷储的一体化示范区。
新疆天富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是八师综合能源保供单位,建有以石河子市区为核心,覆盖各团场的独立区域电网,是兵团网架结构最完善、供电保障能力最强的区域电网,具备通过源网荷储一体化架构新型电力系统的基础。
过去,八师石河子市电网能源供应以传统火电为主,高峰时火电量占到九成多,作为“电价洼地”,吸引众多企业落地。随着能源绿色转型加快,光伏等新能源比例逐步提高,八师石河子市正朝着“绿电洼地”加速转变。2023年,八师石河子市电力总装机900万千瓦,其中新能源装机177万千瓦,占比19.7%。
今年3月12日,中新建电力集团八师150团光伏防沙治沙及生态农业工程复工建设,9月底全容量并网后,4000余亩荒漠土地将成为八师石河子市又一处绿电供应基地,每年可供应绿电1.5亿千瓦时,节约标准煤5.6万吨。
当前,八师石河子市正大力推进新能源项目建设。未来,其电力总装机将超过2000万千瓦,其中新能源装机比例将超过总装机规模的55%。
中新建电力集团总经理张高峰说:“石河子电网通过系统内的‘源荷互动’‘多能互补’等方式,造就了国内少见、新疆唯一的城市级源网荷储综合能源应用场景,实现了以新能源使用为主,传统火电辅助调峰的无缝衔接。”
中新建集团近期规划将新建18.34吉瓦的新能源项目,到2025年底,新能源装机比例由2023年的17.14%增长至69.56%,清洁能源发电量约200亿千瓦时。
土地资源成为八师石河子市能源转型的一道坎。“发展光伏等新能源需要大量土地资源,八师建设用地紧张,兵地协同发展成为破解难题的关键。”张彦军说,通过兵地协同发展思路,八师石河子市周边县市拥有大量闲置荒漠戈壁等土地资源可以利用,双方可以共同获益。目前,八师石河子市与周边的玛纳斯县、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克拉玛依市签订了用地协议。
降低传统产业能耗
走进新近投产的石河子市新仁电池铝箔科技有限公司,宽敞明亮的厂房内,铝液通过多道自动化设备的处理,变身为厚度仅有0.22毫米的铝箔,为下游江阴新仁铝箔科技有限公司年产22万吨电池箔项目供应生产坯料,形成天山铝业集团股份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天山铝业”)内产业链互补和延链补链,成为新能源汽车锂电池的外包材料。
天山铝业是八师石河子市的用电大户。“企业要实现绿色发展,一方面是延长产业链,生产高附加值产品;另一方面是通过科研技改,降低生产能耗。”天山铝业集团副总经理赵庆云说。
在优化生产流程方面,企业在生产铝锭过程中使用新型稳流电解槽等生产技术,实现了每吨铝节能400千瓦时,截至2023年已完成300台电解槽升级改造,实现年节约用电1.3亿千瓦时。
在延长产业链方面,该公司2022年投资13.8亿元设立了年产20万吨的电池铝箔生产子公司,实现了铝液就地转化,提高了当地铝资源的综合利用水平,省去了重熔工序,减少了运输和储存成本等,降低了生产成本。“2024年是市场培育阶段,2025年要打开市场。铝箔产品从今年3月已进入量产阶段,今年的生产目标是7万吨,明年达到20万吨。”赵庆云说。 (下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