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2 版:综合新闻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本版导航 各版导航 视觉导航 标题导航 以往报纸

144团力争畜牧业实现“开门红”

石河子日报 新闻    时间:2024年03月04日    来源:石河子日报


  钟家庄讯 特约记者石海摄影报道 连日来,144团各畜牧企业、合作社开足马力抢进度、赶订单,力争实现一季度“开门红”。
  2月28日,在144团1连党支部领办的鑫康畜牧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里,理事长姜勇正在给合作社饲养的毛驴、马匹等牲畜配制饲料。饲料里除了苜蓿、玉米秸秆外,还有添加的各种辅食。“为了提高驴肉的肉质和驴奶的品质,我们每天给它们喂萝卜、黄豆、麸皮、豆粕、油渣等十几种饲料。”姜勇说。
  鑫康畜牧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21年3月,总投资1500万元,现有社员35人,主要经营毛驴养殖和驴肉、驴奶、驴皮销售、加工,牲畜饲养,家禽饲养以及农产品的生产、销售、加工、运输、储藏等。2023年,该社饲养毛驴、牛马1500余头,当年实现盈余135.39万元,为职工分红120万元。今年,该合作社计划吸纳更多职工加入,按照2000头的发展规模,引入饲养优质山东德州驴,带动更多连队职工增收。
  姜勇说,饲养驴比饲养其它畜禽简单,而且驴全身都是宝,肉、皮、奶等都是重要的产品原料,市场价值高,驴产业有广阔的发展前景。“2023年,我们在党支部的带领下,吸收了35名社员,年底平均每个社员分红3万多元。今年,我们要争取‘开门红’,吸收50多名社员,力争年底每个社员分红5万多元。”姜勇说。
  群众富不富,关键看支部。这几年,1连党支部将党支部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同合作社的经济优势以及群众的能动性有机结合,通过“党建+合作社+农户”的模式,不仅盘活了连队闲置资源,也拓宽了职工群众增收渠道,实现了“支部有作为、群众得实惠、集体有收益”的三方共赢。
  144团1连党支部副书记、连长张良东表示,2024年,要铆足“牛”劲求突破,奋发有为开新局,走出壮大连队集体经济带动群众增收致富的新路子。“师市党委九届七次全会和144团党委八届五次全会都指出,要着力发展牛羊加工产业,我们充满了信心。2024年,我们将继续扩大养殖规模,不断推进养殖合作社向标准化、智能化、现代化方向发展。”张良东说。
  在144团重点招商引资企业——新疆伦辉食品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里,连日来也是一派繁忙景象。
  一只只大肥猪依次被送入现代化流水生产线,经过屠宰、切割、分拣、装箱和装车,这些新鲜的猪肉就被运往全国各地的农贸市场进行销售。新疆伦辉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漆家红说:“今年以来,我们已经屠宰生猪4.2万头,实现产值在8000万元左右。除了周边的县市和团场之外,我们的猪肉大部分销往西藏、山西、上海、四川等地。当前,我们的工人全部在岗,加紧生产赶订单。”
  开年以来,新疆伦辉食品有限公司立足自身实际,不断抓进度、赶订单。漆家红说:“今年公司计划屠宰生猪32万头,实现产值在5亿元左右。下一步,我们将扩大养殖规模,延伸产业,准备再建一个5万头的种猪场,构建规模化、多元化、标准化的肉制品加工基地,通过产业链的延伸推动产业向高端化发展,同时带动团场富余劳动力就业。”
  2023年,144团实现生猪存栏17.8万头,较上年同期增加54.73%,并且首次实现生猪出栏50万头,增长16.7%;生猪屠宰18.5万头,加工冷鲜肉1.57万吨,实现工业总产值2.7亿元。今年,144团计划牲畜存栏19.87万头(只),其中,生猪出栏55万头。
  近年来,144团党委把畜牧业作为发展团场经济和乡村振兴的重要产业来抓,通过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建设全产业链畜牧业经济和配套产业经济,促进畜牧产业转型升级,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增强,发展成效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