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优先 平等共享 推动师市残疾人走上就业共富路
石河子日报
作者:
新闻 时间:2024年02月27日 来源:石河子日报
师市残联
残疾人权益保障维护工作,事关残疾人切身利益,事关社会和谐稳定。2023年,师市以保障残疾人基本民生和促进残疾人全面发展、共同富裕为主线,增进残疾人民生福祉,落实《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促进残疾人就业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4)年》,全面促进残疾人就业工作,不断实现残疾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一、基本情况
师市现有持证残疾人16592人,就业年龄段残疾人10754人,已就业5092人,未就业5662人(其中无就业意愿和丧失劳动能力的残疾人5502人,有就业意愿的残疾人160人),残疾人就业率一直维持在93%以上。2023年,新增残疾人就业230人,完成全年就业任务的151%,高校毕业生残疾人就业率达到100%。挂牌成立2个全国首批残疾人大学生实习基地。审核安排残疾人的用工单位376家,审核残疾人1262人,与上年度同期相比新增残疾人就业147人。师市对2022年22家超比例安排残疾人单位和安排残疾人就业先进单位进行了表彰和奖励,发放奖励资金60万元。2023年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入库6591万元,较上一年度增浮12%。
二、存在的问题
(一)协调联动有待提高。师市各级各相关职能部门协调联动促进残疾人就业增收的意识还有待提高。调动全社会促进残疾人就业力量相对薄弱,需要形成全社会关心关爱关注残疾人就业工作合力。
(二)就业工作有待推进。未制定机关、事业单位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工作项目推进计划。落实机关、事业单位带头安排残疾人就业工作与兵团要求有较大差距。国有企业安排残疾人就业比例较低,应当履行带头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社会职责。
(三)就业岗位有待开发。由于残疾人学历、专业技能普遍偏低,就业竞争能力偏弱,残疾人就业岗位单一,就业面比较狭窄。90%以上的残疾人从事的工作为保洁、门卫、环卫工、纺织厂辅助工等体力劳动工作岗位。残疾人就业方面虽然有一定的政策支持,但用人单位残疾人就业岗位开发不够,适合残疾人的岗位较少,不能满足残疾人就业需求。
三、对策建议
(一)调动社会力量形成全社会促进残疾人就业新局面。认真贯彻落实《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促进残疾人就业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4)年》(新兵办发〔2022〕25号)文件要求,师市各相关部门要从组织、资金、信息保障、宣传动员、监督落实等方面,逐级落实好促进残疾人就业工作责任,兑现相关政策,在残疾人职业教育、技能培训、拓展就业岗位、就业基地建设等方面探索新途径、开拓新思路,争取新突破、形成新格局。要充分发挥社会力量,特别是企业、商会、慈善机构等社会机构在帮扶残疾人工作中的重要作用,为广大残疾人尽可能提供更多更好的支持和帮助,让广大残疾人同胞共享社会进步的文明成果。
(二)师市各级职能部门要履职尽责,强化服务残疾人群众意识。师市各职能部门要进一步创新服务手段,增强服务能力,提高服务水平,积极沟通协调,拓展残疾人就业岗位,组织开展线上+线下招聘服务活动,帮助残疾人就业;积极为企业和残疾人搭建互选平台,持续深入开展走访拓岗促就业活动,了解企业用工需求信息,拓展残疾人就业新空间,结合残疾人实际情况为残疾人争取优质就业平台,为残疾人提供多样化的就业岗位。各团场、街道、镇要高度重视发挥残联残协基层组织作用,为残协组织开展工作创造良好条件,更好地履行“代表、服务、管理”职能。
(三)实施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带头安排残疾人就业行动。师市党委组织部、编办、人社局、残联要按照责任分工;建立机关、事业单位安排残疾人就业情况统计制度,制定机关、事业单位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工作项目推进计划,根据师市及团镇机关和事业单位编制总数,统筹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对安排残疾人就业未达到规定比例的,至少安排1名残疾人就业。师市国资委要组织监管企业面向高校残疾人毕业生和有就业意愿的残疾人开展助残就业专场招聘活动。人社局和残联要配合选取一批发展动力强、规模大、岗位多的企业,开发一批岗位定向招聘残疾人。监管企业应当带头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未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的应当及时足额缴纳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并将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情况纳入企业社会责任报告。
(四)加强残疾人职业技能和实用技术培训力度。师市发改委、卫健委、人社局要充分发挥好师市公共实训基地“公开性、公益性、综合性”作用,增强残疾人就业创业能力。依托石河子职业技术学院国家级残疾人职业培训基地的优势资源,根据企业用工需求,开展残疾人职业技能提升、实用技术等专业培训,通过培训让残疾人拓宽眼界,学到更多的知识,掌握更多的实用技术,让没有就业技能的残疾人由单纯依赖社会救济、供养变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社会财富的创造者,从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稳定和扩大残疾人就业,不断提高残疾人的获得感、幸福感、满意度。
(五)加强宣传引导,宣传贯彻党和国家的政策法规。将《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无障碍环境建设法》《残疾人就业条例》《残疾人教育条例》《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条例》等纳入师市普法宣传总体部署中,深入一线开展法律法规宣传,为残疾人就业提供良好的政策法规环境,形成全社会关心关爱关注残疾人就业的良好社会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