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微实事 赢得百姓心
——市人大实施“民生微实事”项目纪实融媒体中心记者 侯佳宜 魏诚昆 文/图
石河子日报
作者:
新闻 时间:2023年11月01日 来源:石河子日报

10月26日上午,在石河子市八一公园(原西防护林)一处崭新的运动场内,一场社区乒乓球赛正在举行,比赛现场热闹非凡(见右图)。
老街街道6-2社区党委书记、人大代表宋永革说起了这块运动场地的建设过程,感慨良多。
改造前的西防护林运动场地是开放式的,由于乒乓球场地四周没有围挡,居民在打球的过程中找球难、捡球难问题突出,打球没有捡球的工夫长。
“作为人大代表,我及时搜集了选民的这一意见,通过实地考察、申报,对乒乓球运动场进行了改造升级,加设了围挡,居民很开心。”
自第二批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市人大聚焦职工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在全市推行“民生微实事”建设项目,包括道路硬化、增设停车位、增设休闲桌椅在内的一件件“民生微实事”成功落地,向居民群众交出了满意的民生“答卷”。
在石河子镇四工村,有一条被村民们赞不绝口的“民心渠”。但在5个月前,这条渠却让村里的种植户吃了不少苦头。
四工村人大代表于宏梅介绍,由于这条水渠年久失修、破损严重,部分渠面垮塌,渠道跑水、渗水严重,给村民的灌溉和生产管理带来严重影响。地里的庄稼浇不上水,淤堵的渠道没人修,这条灌溉渠成了一条“烦心渠”。
“通过‘民生微实事’,我向市人大代表提出建议后,得到了大力支持,终于赶在村民灌溉之前把361米渠道全部修好了,周边的环境卫生也改善了。”于宏梅说,解决群众的实际问题,让居民受益,是“民生微实事”的真正意义。
结合第二批主题教育的开展,市人大牢牢把握“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总要求,通过交流研讨、专题民主生活会等形式,紧紧围绕职工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积极推动86项“民生微实事”项目落实见效。
近几年,在152团3连,每年冬天职工群众家里都会有冻坏水表的现象,让副连长张玲犯了愁。
3连常住人口多,到了冬天也仍然有600多人住在连队。前些年,到了最冷的时候,水表冻坏的人家只能到社区拉水吃。
“2020年冻坏水表103块,2021年冻坏了83块。只要一冻坏,周边居民就会没水吃。去年入冬的时候,我们组织居民提前做好应对工作,让大家在水表上裹棉花套、棉衣,等下雪的时候再拿薄膜封住。”回忆起过去的场景,张玲感慨,“冬天路特别滑,居民不方便外出取水。所以改造自来水窨井,成了我们想通过‘民生微实事’解决的第一件民生大实事。”
今年,实施“民生微实事”项目后,152团3连的80多个自来水窨井全部用保温材料进行了改造,整个窨井内全部喷涂了保温泡沫材料,井口也有厚厚的保温泡沫板覆盖。“自来水井外保温、内保温工作全都做好了,今年冬天居民用水应该不会有大问题了。”张玲欣慰地说。
除了上述这些项目,还有石总场北龙社区的道路硬化,石总场世纪华庭小区、东城街道天富景苑小区安装的休闲设施,新城街道14社区增设的停车位,红山街道34社区修建的小花园……
“微实事”撬动“大民生”,桩桩举措在当地传为美谈。“民生微实事”让人大代表履职意识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也在一件件饱含温暖的“小事”里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