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3 版:专版
/下一版
[
查看本版大图
]
大兴调查研究之风
本版导航
各版导航
视觉导航
标题导航
以往报纸
2023年03月31日
>>
03版:专版
放大
缩小
默认
大兴调查研究之风
石河子日报
作者:
新闻 时间:2023年03月31日 来源:石河子日报
理论周刊文 摘 投稿邮箱btrb381@ 163.com 联系电话:0991-5509381 2023年3月27日 星期一6 团炬客户端 本版主编孙剑责任编辑单轶视觉任延雪 编者按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系统梳理了12个方面的重点问题、具体问题、老大难问题,要求开展调查研究。调查研究是我们党一以贯之的优良传统。回望百年党史,什么时候重视调查研究,坚持问题导向、从实际出发,党和人民事业就蒸蒸日上,反之则会遭受挫折。重温党和国家领导人重要论述,学习老一辈革命家的著作和论述,能够使我们在不断体悟中温故而知新,在知行合一中提高调查研究的能力水平。 大兴调查研究之风 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更没有决策权。 ——2013年7月23日,习近平在湖北省武汉市主持召开部分省市负责人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 要抓调研,加强对重大改革问题的调研,尽可能多听一听基层和一线的声音,尽可能多接触第一手材料,做到重要情况心中有数。 ——2014年1月22日,习近平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上的重要讲话 要把调查研究作为基本功,坚持从实际出发谋划事业和工作,使想出来的点子、举措、方案符合实际情况。 ——2015年1月12日,习近平同中央党校县委书记研修班学员座谈时的重要讲话 对每个发展理念,也要抓住重点,以抓重点推动每个理念在实践中取得突破。这就要求我们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既总体分析面上的情况,又深入解剖麻雀,提出可行的政策举措和工作方案。 ——2016年1月29日,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 正确的决策离不开调查研究,正确的贯彻落实同样也离不开调查研究。 ——2017年10月25日,习近平在十九届一中全会上的重要讲话 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传家宝,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基本功。 ——2017年12月25日至26日,习近平在中央政治局民主生活会上的重要讲话 要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摸清情况,找到症结,做到心中有数,不能拍脑袋决策,真正把功夫下到察实情、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上。 ——2018年4月,习近平在湖北考察时的重要讲话 要拜人民为师、向人民学习,放下架子、扑下身子,接 地气、通下情,深入开展调查研究,解剖麻雀,发现典型,真正把群众面临的问题发现出来,把群众的意见反映上 来,把群众创造的经验总结出来。 ——2019年3月1日,习近平在中央党校(国家行 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的重要讲话 调查研究要注重实效,使调研的过程成为加深对党 的创新理论领悟的过程,成为保持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 的过程,成为推动事业发展的过程。 ——2019年5月31日,习近平在“不忘初心、牢记 使命”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 要防止为调研而调研,防止搞“出发一车子、开会一 屋子、发言念稿子”式的调研,防止扎堆调研、“作秀式”调研。 ——2019年5月31日,习近平在“不忘初心、牢记 使命”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 调查研究不仅是一种工作方法,而且是关系党和人 民事业得失成败的大问题。重视调查研究,是我们党在 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做好领导工作的重要传家 宝。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 和方法论,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党的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根本工作路线,都要求我们的领导工作和 领导干部必须始终坚持和不断加强调查研究。只有这 样,才能真正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 求是,真正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也才能从根本 上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决策的正确制定与贯彻 执行,保证我们在工作中尽可能防止和减少失误,即使发 生了失误也能迅速得到纠正而又继续胜利前进。回顾我 们党的发展历程可以清楚地看到,什么时候全党从上到 下重视并坚持和加强调查研究,党的工作决策和指导方 针符合客观实际,党的事业就顺利发展;而忽视调查研究 或者调查研究不够,往往导致主观认识脱离客观实际、领 导意志脱离群众愿望,从而造成决策失误,使党的事业蒙 受损失。 ——2020年10月10日,习近平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的重要讲话 调查研究,是对客观实际情况的调查了解和分析研究,目的是把事情的真相和全貌调查清楚,把问题的本质和规律把握准确,把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对策研究透彻。这就必须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多层次、多方 位、多渠道地调查了解情况。既要调查机关,又要调查基 层;既要调查干部,又要调查群众;既要解剖典型,又要了 解全局;既要到工作局面好和先进的地方去总结经验,又 要到困难较多、情况复杂、矛盾尖锐的地方去研究问题。基层、群众、重要典型和困难的地方,应成为调研重点,要 花更多时间去了解和研究。只有这样去调查研究,才能 获得在办公室难以听到、不易看到和意想不到的新情况,找出解决问题的新视角、新思路和新对策。 ——2020年10月10日,习近平在中央党校(国家 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的重要讲话 搞好调查研究,一定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广 泛听取群众意见。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是获得正确认 识的源泉,也是检验和深化我们认识的根本所在。调查 研究成果的质量如何,形成的意见正确与否,最终都要由 人民群众的实践来检验。 ——2020年10月10日,习近平在中央党校(国家 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的重要讲话 坚持和完善领导机关、领导干部的调研工作制度。领导干部要带头调查研究,拿出一定时间深入基层,特别 是主要负责人要亲自主持重大课题的调研,拿出对工作 全局有重要指导作用的调研报告。为什么要强调各级领 导机关的主要负责人亲自下去做调查,亲自主持重大课 题的调研呢?因为对各种问题特别是重大问题的决策,最后都需要主要负责人去集中各方面的意见由领导集体 决断,而主要负责人亲自做了调查研究,同大家有着共同 的深切感受和体验,就更容易在领导集体中形成统一认识和一致意见,更容易做出决定。 ——2020年10月10日,习近平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的重要讲话 要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多到分管领域的基层一线去,多到困难多、群众意见集中、工作打不开局面的地方去,体察实情、解剖麻雀,全面掌握情况,做到心中有数。 ——2022年12月26日至27日,习近平在中央政 治局民主生活会上的重要讲话 要聚焦构建新发展格局、落实“两个毫不动摇”、扎实 推进共同富裕等重大问题,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积极建言 献策。 ——2023年1月16日,习近平同党外人士座谈并 共迎新春时的重要讲话 习近平关于调查研究的重要论述 邓小平关于调查研究的重要论述 一个党和它的党员,只有认真地总结群众的经验,集中群众的智慧,才能指出正确的方向,领导群众前进。我们不是尾巴主义者,当然懂得,群众的意见一定不会都是正确的和成熟的。我们所谓总结和集中,并不是群众意见的简单堆积,这里必须要有整理、分析、批判和概括;但是,离开群众经验和群众意见的调查研究,那末,任何天才的领导者也不可能进行正确的领导。 ——邓小平《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1956年9月) 必须有系统地改善各级领导机关的工作方法,使领导工作人员有足够的时间深入群众,善于运用典型调查的方法,研究群众的情况、经验和意见,而不是把绝大部分时间用在坐办公室、处理文件、在领导机关内部开会上面。 ——邓小平《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1956年9月) 要把调查研究作为永远的、根本的工作方法;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领导者必须多干实事。那种只靠发指示、说空话过日子的坏作风,一定要转变过来。 ——邓小平《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1956年9月) 教训是深刻的或是沉痛的,实事求是的精神受了损 害。为什么不实事求是?就是方法出了问题。实事求 是,就是对实际情况真正了解。真正了解实际情况,就要 调查研究。过去几年调查研究很少,搞了许多虚假现 象。毛主席自我检讨了,并对省地市及中央各部委将了 一大军。毛主席调研最多,他说也不够。这是这几年的 根本教训。 ——邓小平《大跃进以来的教训是调查研究很少》(1961年3月) 党的正确的路线、政策是从群众中来的,是反映群众的 要求的,是合乎群众的实际的,是实事求是的,是能够为群众 所接受、能够动员起群众的,同时又是反过来领导群众的,这 就叫群众路线…………所谓群众路线,包括调查研究。 ——邓小平《提倡深入细致的工作》(1961年10月) 在农村不做充分的调查研究,不仔细地研究农村的阶 级状况,也就不可能真正了解贫农和一般农民的要求,不了 解什么政策才适合于农民阶级的利益。 ——邓小平《建设一个成熟的有战斗力的党》(1965年 6月) 各级领导人的作风要转变,要解决官僚主义的问题,不 深入实际的问题。我们办事情,做工作,必须深入调查研 究,联系本单位的实际解决问题。 ——邓小平《在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1978年 6月) 要向前看,就要及时地研究新情况和解决新问题,否则 我们就不可能顺利前进。各方面的新情况都要研究,各方 面的新问题都要解决,尤其要注意研究和解决管理方法、管 理制度、经济政策这三方面的问题。 ——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1978年12月) 毛泽东关于调查研究的重要论述 离开实际调查就要产生唯心的阶级估量和唯心的工作指导,那末,它的结果,不是机会主义,便是盲动主义。 ——毛泽东《反对本本主义》(1930年5月) 要开调查会作讨论式的调查。只有这样才能近于正确,才能抽出结论。那种不开调查会,不作讨论式的调查,只凭一个人讲他的经验的方法,是容易犯错误的。那种只随便问一下子,不提出中心问题在会议席上经过辩论的方法,是不能抽出近于正确的结论的。 ——毛泽东《反对本本主义》(1930年5月) 要完全地反映整个的事物,反映事物的本质,反映事物的内部规律性,就必须经过思考作用,将 丰富的感觉材料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 彼、由表及里的改造制作功夫,造成概念和理论的 系统,就必须从感性认识跃进到理性认识。 ——毛泽东《实践论》(1937年7月) 一切实际工作者必须向下作调查。对于只懂 得理论不懂得实际情况的人,这种调查工作尤有 必要,否则他们就不能将理论和实际相联系。 ——毛泽东《农村调查》(1941年3月) 一切结论产生于调查情况的末尾,而不在它 的先头。 ——毛泽东《农村调查》(1941年3月) 共产党领导机关的基本任务,就在于了解情 况和掌握政策两件大事,前一件事就是所谓认识 世界,后一件事就是所谓改造世界。就要使同志 们懂得,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夸夸其谈地乱说 一顿和一二三四的现象罗列,都是无用的。 ——毛泽东《改造我们的学习》(1941年 5月)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毛泽东《关于农村调查》(1941年9月) 我们是信奉科学的,不相信神学。所以,我们 的调查工作要面向下层,而不是幻想。同时,我们 又相信事物是运动的,变化着的,进步着的。因 此,我们的调查,也是长期的。今天需要我们调 查,将来我们的儿子、孙子,也要作调查,然后,才 能不断地认识新的事物,获得新的知识。 ——毛泽东《关于农村调查》(1941年9月) 提出问题,首先就要对于问题即矛盾的两 个基本方面加以大略的调查和研究,才能懂得 矛盾的性质是什么,这就是发现问题的过程。大略的调查和研究可以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但 是还不能解决问题。要解决问题,还须作系统 的周密的调查工作和研究工作,这就是分析的 过程。 ——毛泽东《反对党八股》(1942年2月) 江泽民关于调查研究的重要论述 在改进领导方法和工作作风上,首先要强调真抓实干,坚决克服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这就要求必须深入实际,多到基层去,多到群众中去,大兴调查研究之风,狠抓各项任务的落实。开会和讲话都要有针对性,反对搞浮夸、做表面文章,提倡恪尽职守的勤勉精神、务实精神。各级领导机关的主要领导干部,要亲自下 去,同群众交谈,多看多听,体察群众的冷暖疾苦,了解 群众的所思所想,解决群众的实际问题,总结群众的创 造,注重解剖麻雀,加强分类指导。下基层,当然要跑 工作搞得好的地方,总结和推广那里的经验,还应该多 去困难比较大、经济比较落后、群众意见比较多的地 方,帮助那里出主意,选用好干部,以利于尽快地把工 作赶上来。 ——江泽民《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一项 巨大的社会系统工程》(1993年3月) 历史经验证明,各种问题的解决都取决于正确的 决策,而正确的决策来源于对客观实际的周密调查研 究。如果不了解实际情况,凭老经验、想当然、拍脑袋,把自己的主观愿望当作客观现实,就不可能作出正确 的决策。因此,越是领导职务高的同志,越要亲自下工 夫对重大问题进行调查研究。这是别人无法代替的。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没有调查就更没有决策权。 ——江泽民在全国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政策研 究室主任会议上的讲话(1993年7月) 加强调查研究不仅是一个工作方法问题,而且是 一个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得失成败的大问题。建设有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任重道远,在前进中会遇到许多 复杂的新情况新问题,需要不断探索和解决,须臾也离 不开调查研究。全党同志首先是各级领导干部更要重 视和加强调查研究。 ——江泽民在全国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政策研 究室主任会议上的讲话(1993年7月) 各级领导干部要加强调查研究。不注重调查研 究,心中无数,处于盲目状态,是不可能履行好领导职 责的。 ——江泽民《更好地组织和推动社会主义市场体 制的建立》(1993年11月) 我们今后制定具体政策和解决问题,在强调集中 统一的时候,更应该运用毛泽东同志提倡的“从群众 来,到群众中去”的方法。要经过调查研究,把下面的 意见集中起来,然后制定一个切合实际的政策,制定一 个切合实际的计划,再到群众中去贯彻实行,并且在实 践中加以检验。解决具体问题,也应该如此。多挤点 时间学习,少搞一点应酬;多做些调查研究,少一些主 观主义;多干些实事,少说些空话,我们的领导水平就 会提高一大步。 ——江泽民《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四届中央委员会 第三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1993年11月) 胡锦涛关于调查研究的重要论述 要坚持领导干部联系点制度,省、地、县各级领导干部都要联系一个或几个村,经常深入下去,调查研究,分析情况,解决问题,推动面上工作。 ——胡锦涛《认真学习贯彻十五大精神,继续全面深入推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1997年10月) 调查研究是我们的谋事之基、成事之道。各级党委、政府和领导干部要切实加强对本地区本部门和谐社会建设有关情况和工作的调查研究,全面分析和把握社会建设和管理的发展趋势,为 制定政策、开展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要加强对 社会结构发展变化的调查研究,深入认识和分析 阶层结构、城乡结构、区域结构、人口结构、就业结 构、社会组织结构等方面情况的发展变化和发展 趋势,以利于深入认识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和对外开放的条件下我国社会发展的特点和规 律,更好地推进社会建设和管理。要加强对社会 利益关系发展变化的调查研究,深入认识和分析 我国社会利益结构、利益关系等方面情况的发展 变化和发展趋势,以利于完善政策措施,更好地统 筹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和利益要求。要加强对维护 社会稳定工作的调查研究,深入认识和分析公共 安全、社会治安等方面情况的发展变化和发展趋 势,以利于健全维护社会稳定的有效机制,保证广 大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各级领导干部要深入基 层、深入群众、深入实际,通过开展广泛深入的调 查研究,切实提高思想认识水平,切实提高政策水 平,切实提高工作水平,努力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 社会的各项工作落实好。 ——胡锦涛《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次集 体学习时的讲话》(2005年2月) 各级领导干部要坚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 入第一线,围绕改革发展稳定的一些重要问题,开 展系统的调查研究,了解真实情况,掌握工作主动 权。调查研究要讲究方式方法,不仅要听会上的也 要听会下的,不仅要听干部的也要听群众的,不仅 要看工作搞得好的地方也要看问题和困难比较多 的地方。要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善于总结实践经 验,从中把握规律性的东西,找准解决问题的关键。 ——胡锦涛《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05年11月) 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从文山会海中解脱出 来,从迎来送往中摆脱出来,集中时间和精力,多 做一些深入实际的调查研究,多解决一些影响改 革发展稳定的突出问题,多办一些为广大人民群 众排忧解难的实事。 ——胡锦涛《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的 讲话》(2006年12月)
上一篇
下一篇
[ 推荐好友]
[打印本页]
[收藏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