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持续发力,做大做强八师石河子市数字经济的建议
民革石河子市委会
石河子日报
作者:
新闻 时间:2023年01月09日 来源:石河子日报
自“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就高度重视发展数字经济,并将其上升为国家战略。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更是提出:“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的重要论述。
2021年,我国数字经济总量为45.5万亿元,位居世界第二;数字经济增速为16.2%,名列全球第一。新疆数字经济规模4255.70亿元,同比增长12.97%,占GDP的比重为27.36%。从区域看:自治区十四个地州市数字经济规模平均值为303.98亿元,超过平均值的地州市有乌鲁木齐市、昌吉回族自治州、伊犁州直、阿克苏地区、克拉玛依市,数字经济规模依次为1274.01亿元、500.32亿元、451.03亿元、425.73亿元、305.78亿元;十四个地州市数字经济规模占GDP比重超过平均值的地州市有乌鲁木齐市、伊犁州直、昌吉回族自治州、克拉玛依市、阿克苏地区,占比依次为34.51%、30.67%、29.46%、28.52%、27.21%。2021年八师石河子市入统电子信息原材料制造业企业8家、信息服务业企业12家、数字经济类企业122家,数字经济规模约225亿元,占GDP的比重为28.1%。
一、存在问题
(一)数字经济发展水平低。从规模看,八师石河子市数字经济规模225亿元,不到新疆数字经济规模的5.3%;占GDP比重为28.1%,刚达到新疆平均水平,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从发展指数看,八师石河子市数字经济发展指数平均值28.53,该发展指数远低于乌鲁木齐市的86.5,也远低于全国平均值。
(二)数字经济结构不合理。新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占总体的比值约为1:9,与全国2:8的结构相差比较大,与数字经济发达地区(指2020年数字经济规模排名前三位的广东省、江苏省、山东省和数字经济占GDP比重排名前三位的北京市、上海市、天津市等6个省市)3:7的结构相差更大。
(三)与乌市相比“数字鸿沟”明显。从规模看,乌鲁木齐市在总量和占GDP比重上领跑全疆,八师石河子市的数字经济发展与乌鲁木齐差距明显。从发展指数看,乌鲁木齐市数字经济发展指数远高于八师石河子市,且有拉大趋势。
二、发展建议
(一)完善制度建设,营造良好的数字经济发展环境。首先,完善和落实数字经济相关政策。对八师石河子市已经出台的支持数字经济发展的政策执行情况进行自查,使相关的支持政策在数据管理、数据应用、项目建设和应用示范等方面发挥效能。开展数据安全、个人信息及隐私保护等地方立法工作,逐步建立利于数字经济发展的法治体系,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良好治理环境。整合联通、移动、电信三大运营商网络资源,落实提速降费,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应用环境。
其次,加大资金支持力度。设立八师(兵团)数字经济发展专项基金,同时转变投入方式引导社会资本投资数字经济,打造多元化投融资体系。重点扶持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电子信息制造、平台经济、工业互联网等数字经济重点领域发展。对数字经济相关创新成果,优先纳入政府采购目录。制定税收、财政、投融资等方面优惠政策,引导本地现有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企业向数字经济园区聚集,形成产业集聚效应。
(二)发挥区位优势,推动“数字丝绸之路”建设。首先,提升对外贸易便利化水平。开展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重要节点城市对外贸易便利化水平评价,进一步简化、优化一体化通关流程。拓展对外贸易“单一窗口”功能,实现“单一窗口”业务功能覆盖到电子政务、金融保险、多式联运等对外贸易各环节。进一步提升口岸通关效率,解决影响八师石河子市发挥位置、交通、政策优势的瓶颈,吸引全球进出口企业利用石河子市的区位优势做好进出口贸易,使八师石河子市更好地参与到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建设中。
其次,建设和运营兵团(北疆)大数据交易所。从全国一体化大数字中心体系布局上看,八师不仅落后于乌鲁木齐,还落后于近邻的克拉玛依市,但可以在数字交易场所建设上进行创新,争取利用兵团优势,研究、探索在石建立兵团(北疆)大数据交易所,通过兵团(北疆)大数据交易所建设和运行,推动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地区的数据交易,通过沿线国家、地区数据流动进一步提升沿线国家、地区的贸易水平、合作紧密程度,在“数字丝绸之路”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取得显著成效。
(三)紧抓发展重点,持续优化数字经济结构。首先,重点做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支持在石河子高新区建设“兵团软件园”,通过园区的集聚能力培育一批软件龙头企业。支持以乌鲁木齐-昌吉-石河子、克拉玛依云产业园为核心发展聚集百万台级服务器的国际云计算基地,支持在高新区建设高性能超算中心,通过高性价比的数据存储、计算能力吸引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数据落地服务。
其次,重点做好平台经济发展。依托煤炭煤化工、电力、纺织服装、电子产品、林果、农副产品加工、葡萄酒、旅游等优势产业建设包括大数据决策中心、行业(产业)管理平台、供应链平台在内的产业平台,通过产业平台建设和运营加快重点领域数字化进程。制定八师平台经济示范企业评选及扶持办法,通过数字经济发展专项基金重点投资、示范企业扶持等措施引导龙头企业、社会资本积极参与平台经济发展。
(四)重视人才培养,加强数字经济队伍建设。首先,培育数字企业,作为数字经济高端人才的主要来源。制定数字企业认定、招商、扶持办法,吸引内地数字企业和支持本地数字企业发展双管齐下,培育更多的数字企业,通过数字企业把数据用活、用起来,发挥数据关键要素作用;通过数字企业聚集、锻炼、培育数字经济人才,作为行业高端数字经济人才来源的主渠道和一般人才的重要渠道之一。
其次,开展订单式数字经济人才培养,作为数字经济一般人才的主要来源。教育管理部门支持在石高校、职业院校与区内外知名平台企业、数字企业联合开设数字经济相关专业或课程,边学边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创新数字经济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快速培育一大批数字经济人才,形成数字经济发展的人才蓄水池。开展形式多样的数字经济技能培训,作为数字经济人才来源的补充。各行业主管部门牵头行业平台企业、数字企业联合设计适用于行业的数字经济专项培训,包括针对一般人员的普及性培训、针对高级管理人才的现场考察培训,快速提升行业从业人员数字经济技能素养。
(发言人:高攀 十一届市政协委员,民革石河子市委会副主委、石河子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副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