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3 版:两会专题报道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本版导航 各版导航 视觉导航 标题导航 以往报纸

关于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推动师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民革石河子市委会

石河子日报 新闻    时间:2023年01月09日    来源:石河子日报

  当前师市经济发展正处于滚石上山、爬坡过坎的关键阶段,师市经济还是以一产产业、资源输出型产业为主导,新兴产业发展滞后,欠发达仍是新疆的基本实情,这些都是制约师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突出性问题。这几年,师市虽然通过优化营商环境、创新招商引资方式吸引了许多优质资本和优秀企业在石河子市落地生根,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特别是疫情后,无论是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增强创新能力,还是畅通大循环、融入新格局,都迫切需要继续优化营商环境。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是我们破局晋位、下好先手棋、跑出加速度、赢得主动权的关键之举。我们要顺应大势,全面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用“一带一路”这一不可替代的地域优势推动师市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基本情况
  (一)出台政策措施大力支持优化营商环境。今年以来,自治区部署制定了《自治区实施〈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办法》《2022年优化营商环境87条措施》等重要改革文件,师市也出台了师市规发﹝2022﹞1号文件《关于支持师市中小微工业企业发展若干政策》,明确了工作总体要求、基本原则和主要任务,从而为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有力的制度支撑。
  (二)制定措施。师市多个部门联合成立工作专班,制定工作方案,开展营商环境评价,出台稳住经济一揽子政策,从6个方面部署了33项具体举措,整合67条政务服务热线,搭建完成71家联动单位,真正实现了“一号响应”。推进政务服务向14个团场延申,16个政务服务平台全部开通,实现政务服务事项标准统一,兵师团三级联动,数据互联互通。
  (三)优化服务,提升政务服务效率。师市党委高度重视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行政审批服务涉及21个部门1233项行政服务事项(授权内772项,授权外461项),已推进1032项政务服务事项进驻各级各类网络大厅和实体大厅窗口受理运行,时间平均缩短30%,申报材料平均减少20%;电子化登记系统网办率达99.32%,全程网办率达59.51%,将企业开办时间由4个工作日压缩至3个工作日。
  (四)推进“一件事一次办”。市场监督管理局、税务局、人社局、教育局、公安局等11个相关职能部门结合各自职责,梳理出“一件事一次办”97项事项清单,全面打造“一件事一次办”办事流程,对涉及多个部门联合办理的事项,由事项所属部门建立联动机制数据共享,实现“一事一流程”变“多事一流程”,“多头跑”变“一窗办”,“群众跑”变“数据跑”,有效破解群众递交材料多、办事难、多头跑等问题。
  (五)数据呈现。截至2022年11月底,师市新增市场主体5187户,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69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2家,各级示范合作社67家,有26家中小企业获批兵团“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增至60家,认定科技型中小企业57家,“孵化加速器”平台孵化企业612家,有17家93个优质农产品入选产品目录,各类主体增量为保就业、稳增长提供了支撑。
  二、营商环境方面还存在差距
  (一)政策出台多,细化落实不到位。国家和自治区、兵团出台了多项促进民营经济的利好政策,但重制定、轻落实、不配套、难落实的问题依然存在。受经济发展压力大、财政能力不足等因素影响,落实政策意愿不足。现有的招商激励政策不够灵活,优势不明显,政策优化落地不够,有些没有完全落到实处,影响了企业的投资积极性。
  (二)政策深度不明析。政策缺少实施细则,可操作性差,影响政策兑现。企业对政策的关注度不够,申报奖励程序复杂,以奖代补的政策资金兑现难度大,申报材料要求高、过程长,存在推、拖现象,影响了企业对政策的理解。
  (三)民营经济核心竞争力不足。新疆各地大多数民营企业市场准入核心竞争能力不足。有能力、有资金的企业在投资能源、煤炭煤化工等资源开发领域的意愿更强,对市政项目低收益、回收期长、见效慢的服务性领域投资建设意愿不高。
  (四)招商人才还比较匮乏。新疆各地州市普遍存在懂项目、懂经济、懂政策的高素质、复合型专业人才相对缺乏。
  (五)放权服务还不到位。政府、市场、社会三者间的权责与边界还不清晰,一些本该直接放给市场和社会的审批事项仍在政府体系内部循环。政务大厅授权不充分、运行不规范,一些已进驻的单位仍然存在“人进事不进、事进权不进”的问题。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依然是影响企业发展的瓶颈。
  三、持续优化提升营商环境的建议
  要围绕“机制最活、审批最少、效率最高、服务最优”的目标,坚持问题导向,突出关键环节,实施攻坚突破。
  (一)继续推进简政放权,高效服务,往深里走,往实里走。企业有所呼,政府有所应,政府不越位不缺位,政府说了要算,定了要办,要有再大困难也不能变的契约理念。打造诚信政府、法治政府,在全社会营造尊重、理解、支持、爱护企业家的浓厚氛围,让企业能够真正的安心谋发展。
  (二)建立招商评审、落地、兑现机制。政府部门、专家、投资人要各司其职、各展所长,背对背评审,形成制度和机制。要建立项目落地全流程服务机制,谁招引谁负责,机构挂钩一包到底,一直包保到项目落地投产达产。建立触发式的政策兑现机制,投资、税收、人才到位了就兑现奖励,哪个环节到位了就及时兑现哪个奖励。
  (三)进一步推动监督机制。要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强化督查,吸收民主党派、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社会各界代表共同参与,建立营商环境义务监督员机制,破解政策落实难问题。要慎用罚款、停产、停业等强制措施。
  (四)进一步优化招商环境。坚持专业招商和全员招商相结合,全员有压力,专业招商才能有环境。在制定招引人才政策的同时,要激励现有人才和企业参与公平竞争,更好地发挥现有资源,要以商引商、以才引才、招才引智。
  (五)进一步优化政务服务环境。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按照国际化、法制化、市场化的要求进一步优化政务服务改革,推动“最多跑一次”事项扩面。厉行“减次数、减时间、减材料、减费用”,做到“马上办”“网上办”“掌上办”“自助办”“就近办”。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协调与各金融机构对接联系,争取中长期贷款等资本市场资金向优质项目集聚,切实降低企业项目投资成本。
  (发言人:毕留雁 十一届市政协常委,民革石河子市委会副主委、八毛养老院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