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3 版:专题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本版导航 各版导航 视觉导航 标题导航 以往报纸

弘扬劳动美 共筑中国梦 以爱育爱 乘光逐

石河子日报 新闻    时间:2022年06月08日    来源:石河子日报














  以爱育爱 乘光逐梦(节选)
  选送单位:石总场工会
  诵读者:康银霜
  我是一名幼儿教师,我的力量仅仅是站在三尺讲台,拿起一颗粉笔画着蓝天白云,普通得犹如一颗小小的铺路石,没有惊人的事迹,也没有辉煌的成就,可就是这平凡的岗位、普通的工作和一个个故事的累积让我明白,付出了劳动,才能收获甜美的果实。
  我带的是小班,幼儿的平均年龄只有3岁,我永远不会忘记他们第一天来上幼儿园的样子。我无法形容当时的场景有多么“壮观”。只记得自己不停地抱着一个又一个又哭又闹的孩子,他们在我的怀里好小好小,我小心翼翼地安抚着他们因陌生害怕而脆弱的心灵,为他们轻轻擦着眼泪。刚刚20出头的我哄着怀里哭闹着找妈妈的小朋友说:“老师就是妈妈”。当他们渐渐放下防备之心停止哭闹之后,我感受到了“幼儿教师”这个称呼带给我的沉甸甸的责任!
  而现在,他们每天早上一个个高高兴兴地朝我跑来,有的小朋友还会甜甜地说一句“老师我爱你”,我看到更多的是他们满足的笑脸,甜甜的笑容。
  记得有一天,我们班有个小男孩儿早上一来神神秘秘地跟我说“康康老师,我给你带了好吃的”,我一脸好奇地看着他,他用小手从口袋拿出来的是两个大包子!我深深地记得,那可是在十一月份,天气很冷,还下着大雪!可他冰凉的小手递给我的包子是温热的,当时的我又惊喜又幸福,第一次觉得包子的味道是甜的。
  我想,对幼师来说,孩子们天真无邪的眼神和最纯粹的爱就是这人世间最珍贵的礼物。
  
坚守初心 彰显本色(节选)
  选送单位:石总场工会
  诵读者:李昱陶
  在石总场,有一位行走在基层的动物检疫检验员——柴建敏,他整日与牲畜、家禽为伴,与养殖户为友,他们为防控畜禽疫病,保证牲畜产品质量安全而不停地奔波。
  正值腊月的冬天,北风呼啸,天寒地冻,石总场双泉集3连冉才全家的牛在打了预防针之后,出现副反应,刚上床躺下的柴建敏接到电话,二话不说立即出发,以最快速度赶到冉才全家,对他的牛进行针对性治疗。柴建敏担心牛的病情没有得到根本控制,又在冉才全家的牛圈继续蹲守,确定没问题后才离开。当他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到家时,已是凌晨三点。
  柴建敏从事动物检疫检验行业已有19个年头了,每年面对的是7个连队,450多个养殖场(户)。在岁月更替的脚步里,在畜禽防疫、抽血采样、动物疫病诊疗、养殖污染管理、养殖技术推广等平凡的日常工作中,他兢兢业业,只是众多职业中普普通通的一位动物检疫员。但是,他坚守的初心从未更改,万家灯火,其他人即将入睡时,他却急行在去医治患病畜禽的路上;黎明时分,其他人还在睡梦里,他却拖着疲倦的身躯行走在回家的途中;新春佳节,其他人团圆庆祝时,他却蹲到了农户的养殖场里,一边吃着饺子一边处理棘手的问题……
  
新时代的天业力量(节选)
  选送单位:新疆天业集团工会
  诵读者:单祯毅、李晓俊、张亚伟
  面对历史新机遇,敢说敢干的天业人,以时不我待的精神,利用新疆煤炭资源的优势,致力于打造一艘千亿级碳基新材料工业旗舰。2017年7月,一期60万吨乙二醇项目率先吹响号角!
  1000多个日日夜夜,天业建设者们战严寒、斗酷暑,日夜兼程,不懈奋斗,一座宏伟壮丽的化工新城在戈壁荒漠中崛起!60万吨乙二醇项目进入开车筹备阶段!
  “同志们,我知道项目的每一个管线,每一个阀门近百个工艺流程,都在你们的脑子里装着。气化炉是项目的源头,也是目前国内压力等级最高的水煤浆气化炉,更是本次开车的关键。我们务必做到万无一失!”2020年7月28日22点,项目生产管理中心异常安静,技术人员和中控主操们紧盯着屏幕,等待开车。“大家不要急,我知道你们的压力太大,弦绷得太紧!放松!我相信大家的能力!”
  查曲线,看参数,做对比!在总指挥亲自指挥下,在专家和各部门负责人的共同努力下,当晚22点22分一次点火成功!
  
甘洒热血写忠诚(节选)
  选送单位:师市公安局工会
  诵读者:杜娟、张慧慧、黄千浩、张永帅、何幸润、杨军、许娟

  立党为公、服务人民,我们拥有共同的目标和梦想;除暴安良、护佑百姓,我们肩负一样的职责和使命;战争的烽火,锤炼了大义凛然的铮铮铁骨;和平的礼炮,绽放出安定祥和的漫漫征程;沧桑岁月,激荡着一个个英雄的灵魂;神州大地,昂扬着一段段壮丽的人生。
  当突如其来的冠状病毒笼罩石城,疫情就是命令,警徽就是责任,我们逆行出征,我们众志成城,誓死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一声令下,哪里需要,哪里就有我们无畏的身影;哪里危险,哪里就有我们坚强的后盾。寒风里,我们夜以继日走街巷,千方百计堵“瘟神”;风雪中,我们身披银装不畏寒,苦口婆心劝路人;骄阳下,我们挥汗如雨细排查,杜绝隐患过关卡;夜深沉,我们伴着星辰送物资,对待群众胜亲人。从抗疫警报拉响的那一刻起,我们脚下的路,就没有再通向过自己最熟悉的家门。
  我们的榜样是“兵团最美人民警察”许小双,我们的偶像是“全国百佳刑警”马玉成。危险与生死的边缘,我们迎难而上险中求胜;正义与邪恶的较量,我们临危不惧直面刀锋。人民警察忠于党,甘洒热血写忠诚!
  
“排头兵”小宋(节选)
  选送单位:城投集团工会
  诵读者:司喜喜
  这个皮肤黝黑、帅气而忙碌的小伙,是石河子城投集团90后的年轻党员,他叫宋潇帆,是安南公司市政项目组负责人。一年365天他有360天都在现场,处理着各种各样的疑难杂症。他媳妇常打趣说:“别问他今天周几,他从来不知道。”没错,在他的时间表里,没有周末、更没有节假日。
  城市绿化提升改造项目是师市关注的“城市双修”重点项目,社会关注度高,对工程质量标准要求高,对工程进度要求快。工程施工期间,恰逢他爱人工作检修期,孩子暂时交由岳母照顾。不巧的是,孩子突发急性肠炎,需要紧急送往医院,岳母急得发愁,这一幕被邻居们碰见,只听“走走走,我开车,咱们赶紧去医院。”左邻右舍便一起帮忙将孩子送去了医院。
  他们是奔跑在民生工程上的“排头兵”。无数个像宋潇帆一样的兵团人造就了无限可能,从贯穿城市东西景观大道的天山路,到串联石河子军垦文化集聚地的北三路,从城市最繁华商业街、连接老城区、红山新区的北子午路和南子午路,再到沿明珠河畔的东二路、东三路……“电线蜘蛛网”消失了,城区半截路消失了,东四断头路消失了,一条条城市干道建设速度令人感叹,城市道路的美化优化更令人惊艳,我们西部明珠石河子美出了新高度。
  辛勤织绿四十年(节选)
  选送单位:师市城管局工会
  诵读者:李军民
  城管局园林绿化养护中心刘军,在绿化一线耕耘近40个年头。凭借精湛技艺和奉献精神多次获得嘉奖。
  修剪绿篱操作技术要求高,还需细心和耐心。刘军积极主动地从电视、报纸中学习先进的修剪方法,并在实践中改进。为了总结经验,他记下了四本厚厚的工作日记,久而久之,就摸索出了一套属于自己的修剪方法——“刘军修剪法”:他在修剪绿篱时不需要拉线,就能修剪出面平、竖直的绿篱形状。刘军曾以300米长的绿篱作展示,修剪后经过测量,平面和竖向偏差竟然只有1.5厘米。他还概括出修剪时身体平稳走实步,先观察植物形貌后再修剪,掌握好点线面,还要注意地势等……精湛而又扎实的技艺,让同事们折服,也引来众多园林公司的邀请。
  绿篱修剪主要在夏季,工作强度大、室外温度高,他随身携带的两升水杯装的水根本不足以补充体内的水分,最多时一天要喝近10升水。汗水风干后,衣服上留下的白碱一片一片格外显眼,腰部与绿篱机接触的地方,衣服常常粘成硬块。再后来,刘军自行车框里常有矿泉水和饮料,原来,这都是周边的市民自发送去的,他们对每日围绕在绿篱边的这个师傅越来越熟悉,对身边这位坚韧而又技艺高超的朋友越来越亲近。
  刘军个人的年修剪量逐年增加,从27万平方米到45万平方米。长年的劳作,让他落下了一身的伤病。“全国绿化劳动模范奖章”“兵团优秀共产党员”“八师优秀共产党员”“石城工匠”等,三十多项荣誉证书记录了刘军40年的付出与收获,也成为他扎根石河子,默默坚守使命的无声诠释。
  
奋进新时代(节选)
  选送单位:天富集团工会
  诵读者:叶铭
  走进你的工作室,不由地敛气屏声,深怕惊扰照片中凝神工作的大国工匠“高铁焊接大师”李万君、“核燃料修复师”乔素凯、“国际焊接技师”杨建立,树起工匠精神的丰碑感召后来人。
  那数十个排列整齐的独立操作间是课堂,一个学徒配套一台电焊机。曾经,十人一台焊机人均焊条三根,艰难的岁月培养你成长,而今,走进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工作室,就触摸到中国梦夯筑的基石,用生命的体温孵化大地的愿景。你用焊花采集一生的心血,甘愿为青年铺设人生赛道,夺得全国金属焊接大赛学生组一等奖,闯入“振兴杯”全国青年职业电焊工决赛,冲入奥林匹克职业技能赛中国选拔赛,高铁在呼唤,多少钢坯期待锻造。
  军垦第一城热电厂建设记得你,弥合七百三十个日月的数千道焊缝,兴建北屯、吐鲁番电厂、外蒙古泰西尔水电站,你用焊花璀璨芬芳人们的梦境,从热焊接跨入冷焊接,以碳纳米聚合物充实自身,多少台直径七百余毫米大型辊压机轴,在你的手中重新旋转力量放飞雄心。

为民解忧的“硬汉”书记(节选)
  选送单位:东城街道工会
  诵读者:藏黎雪
  利落的短发,率真的性格,硬朗的作风,她就是东城街道40社区党委书记张红。在基层工作20多年的经历,无论是疫情防控,还是文明城市创建,她将工作中的干练劲儿与心系群众的温情融于一身,被大家亲切地称为“硬汉”式的好书记。
  2020年1月,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席卷全国。疫情就是命令,正在住院的张红,立即办理了出院手续,始终站在最前列、冲在第一线,组织发动辖区550多名党员、300多名志愿者、组建了9支居民防控队,坚守岗位。在疫情防控工作的关键时刻,张红的父亲突发脑梗送进重症监护室抢救。接到妹妹打来电话的一瞬间,她眉头紧皱,因为平时社区工作繁忙,很少看望和陪伴父亲,面对疫情,社区是第一道防线,人员少、任务重,然而想到自己父亲快90岁的高龄了,也可能是最后一面,如果不能陪伴看望,将是自己一辈子的愧疚。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她只在电话里交待妹妹照顾好父亲,忙完就回去。然而,她和同事们守护在社区长达2个多月,没有休息一天。2020年9月8日,东城街道40社区荣获“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的殊荣。张红说:荣誉的背后是同事们默默的辛勤付出,更有居民的理解关心和支持,他们滚烫的话语,激励着自己不断继续前行。
  
创业路上共奋进(节选)
  选送单位:开发区工会
  诵读者:姚冰冰、陈林玲、王瑶、王雪、司林、张瀚
  在天山铝业生产最前线,有一位师市创新标兵——冯甲全。2017年12月,电解铝氧化铝输送皮带廊道C线需要启动投产运行,冯甲全带领团队紧张而有序地启动工作。输送皮带廊道空间狭窄而且粉尘太大,有很多难题亟待解决,大家都拿出自己的看家本领,逐一解决问题,加班加点圆满完成了工作任务。
  2019年9月,天山铝业环保技改项目临近启动投产,他白天跑现场、抓进度、守质量、管安全,晚上做总结、写方案。用了近一个月的时间,完成了电解铝烟气脱硫一二期七个塔的调试投运。
  第二年,他又提出要对11个脱硫塔机封水进行改善,降低设备故障率。仅这一项创新工作就为公司节省各项费用超过1000万元。
  平凡岗位书写不凡华章。截至目前,天山铝业已形成120万吨电解铝、6×350MW发电机组、60万吨碳素、3万吨高纯铝的生产能力;同时在广西建设250万吨氧化铝。2020年天山铝业踏上快车道,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一跃成为兵团非公企业的典范。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每一位天山铝业人的辛勤付出。
  
你护国家 我守小家(节选)
  选送单位:绿洲医院工会
  诵读者:牛欣
  大家好,我叫牛欣。今天,我要吐槽一下我的老公。谈恋爱时,别人送的是99朵玫瑰,他送我的是用子弹壳做的坦克和飞机模型;结婚八年,他每年回家的时间不超过40天,我俩的日子啊用一句话形容:近在咫尺,却远在天涯。
  2020年3月25日凌晨2点,临产的我每一根神经都被巨痛撕扯,当医生拿着麻醉注射单让我丈夫签字的时候,一瞬间,我心里压抑已久的委屈、伤心伴随着疼痛一起决堤。从怀孕到保胎、孕检到生产,这个被我深深挂念,却又万般埋怨的人始终没能陪伴在我的身边。没错,他是一名军人。
  在儿子刚满周岁的时候,我带着孩子前往他所在的部队探望,到军营后我发现,这里大部分都是二三十岁的年轻人,他们的皮肤因为长时间被紫外线照射显得黝黑,每当提及家人,他们不约而同地沉默。那一刻我忽然明白,作为一名军人,守护的是国家,扛起的是重任。
  休假期间,新手爸爸也会有模有样地在“抖音”“小红书”平台里学习给孩子做辅食,手忙脚乱却很认真和细心;回到部队,只要忙完手头的工作,就会通过视频陪伴我和孩子;我每次上完夜班已是凌晨3点,他都会等我安全到家后才安心入睡……
  记得有一次,忽然他的电话打不通了,那是他第一次无缘无故地消失。两天没有一点消息,我急疯了,就在我已经请好假准备去部队找他时,他的电话打了过来,我才得知他去执行风暴救援任务了。13级大风天气有12名当地群众被困,重型装甲车的防弹玻璃都被石子砸出了小坑,手机没有信号,也没电了……他在电话那头绘声绘色地给我描述着整件事情的经过,我在电话这头早已泪流满面,一颗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
  
我请爷爷看兵团(节选)
  选送单位:142团工会
  诵读者:张蕾
  70年前,一名初次踏入安集海的记者曾这样描述:“安集海不是海,是瀚海,满目苍凉,盐碱厚,芦苇密,是一个无水而叫海的地方”。我的爷爷是和一群热血沸腾的青年怀揣远大志向,来到兵团来到安集海的。当时生活很艰苦,爷爷奶奶作为团场职工,仅以每月63斤粗粮和7斤细粮养活一家6口人。我记得每次奶奶做好饭,爷爷总是最后一个上桌,第一个离开,他总是把细粮留给爸爸和叔叔们吃,自己却从没有吃饱过。爷爷说:“战争年代吃点儿野菜野果就冲进战壕了,我的身子骨硬。现在你们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吃饱了今后才有一把子力气建设好我们的兵团。”
  后来,爸爸常常把爷爷的嘱托一字一句地教给我。爸爸说,爷爷的一生艰苦朴素,勤勤恳恳,他把美好的愿望寄托在兵团事业建设上。在那段艰苦的岁月里,听父辈们讲,这里满眼都是一望无际的戈壁,开发边疆、建设边疆的号角响彻全国,凝聚起四面八方的力量,来自五湖四海的中华儿女胸怀理想,把建设边疆的种子播撒在边疆大地。
  爷爷您看,您和您的战友们用一辈子来建设的这方热土现在已经旧貌换新颜了,座座高楼拔地而起,马路宽敞车流不息,商铺林立物流快捷。夜幕降临华灯初上,城市的夜空被装点得美轮美奂。兵团精神由我们新一代兵团儿女来传承!爷爷,此刻,我代表新一代兵团儿女向你们致敬!
  
同心抗“疫” 使命在肩(节选)
  选送单位:绿洲医院工会
  诵读者:石芳 杨霏霏 张雅倩
  2020年正当我们准备欢度春节的时候,新冠病毒肺炎疫情全球蔓延。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
  当我们接到前往隔离观察点的命令时,甚至来不及向家人告别,简单收拾行装,就毅然奔赴“战场”。穿上防护服的这一刻,责任与使命促使我在工作中不得有丝毫马虎。
  党支部书记陈小红在隔离点一呆就是3个月,她的家里有八十多岁经历过四次脑梗的父亲,也有等着、盼着她回家的母亲,丈夫和孩子。母亲放心不下她,每天都要打一个电话:“孩子,你那里风险大,注意防护,不用担心家里。”孩子也想妈妈,不停地问:“妈妈,你什么时候回家?我可想你了。”老公很理解:“媳妇儿,你是共产党员,我支持你,什么都不用怕,家里有我呢。”听到来自亲人的关心和理解,坚强的她泪流满面。
  80多个日夜,每天的疫情防控工作,都被汗水洗礼,我们始终坚守,无怨无悔,只因心中有战胜疫情的信念。
  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下,核酸采样频次不断调整,我们早已将个人安危置身度外,我们争先恐后,冲锋在前。“我单身,让我先上”“我年纪小,我先上”“我是共产党员,这是我应该做的,我先上”……
  我们的脚步穿梭在隔离点、街道、学校、不曾停歇,因为:我们是白衣战士!敬佑生命,我们勇往直前,因为热爱,我们从未止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