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4 版:四版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本版导航 各版导航 视觉导航 标题导航 以往报纸

山中 那台进口发电机组

石河子日报 新闻    时间:2021年09月24日    来源:石河子日报


  ■谈大中

  日前,我到武汉戴家湖公园游览,参观了公园内的工业记忆园。回家以后,我在微信朋友圈以“留下我们城市的工业记忆”为题发布了9张照片和一段文字。
  文末,我写到:“我曾经长期在火力发电厂、铁路编组站工作,对大机器生产有着一种深沉的眷念,工业纪念园的每一个阀门、每一条管道、每一组轮都引起我无尽的回忆。这些工业原件上,镌刻着我的青春,记录着我的青春岁月,带给我满满的熟悉与亲切……”
  照片与文字发出以后,得到不少朋友的关注与点赞。一位当年我在石河子南山矿区任教时结识、现在定居青岛的学生在评论区留言,提及我曾经工作过的矿区已经废弃,希望能够在此建立工业遗址博物馆,还特别提及自备电厂的一台进口发电机组。
  他的留言引起了我关于工业文明,尤其是他提到的这一台发电机组的感慨与回忆。我特别感谢他还记得南山电厂那一台老掉牙的汽轮发电机组。因为,我在南山电厂工作了13年,其中3000多个工作日都是在这一台上个世纪20年代瑞士BBC公司出产的1600千瓦汽轮发电机组身边度过的。
  上个世纪30年代,这台机组由无锡一家纺织厂作为自备电厂设备引进,但是由于战乱没来得及安装投运。
  上个世纪50年代初,尚隶属新疆军区的生产建设兵团工业体系创建之初,在筹建八一钢铁厂的时候,由时任新疆军区代司令员的王震出面,从无锡以废钢铁价购入这台搁置近20年的老汽轮发电机组。这台发电机组运到八钢以后,人们发现它的功率过小,不能满足八钢生产的供电需要。于是,命运多舛的它又躺进了八钢的露天仓库,这一躺又是七八年。
  1958年,农八师开始筹建南山煤矿、水泥厂以及自备电厂。经时任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司令员的陶峙岳出面协调,这台BBC机组调入南山煤矿自备电厂。电厂自1959年初开始基建,已经锈痕斑斑BBC机组经过酸洗、镗削等工序,恢复了青春,于1960年底投运发电。
  值守在这台BBC机组旁,按照运行规程要求,我们必须分秒不停地监控相关仪表,以确保运行参数正常。机组配置离心式机械调速器,偶尔还需要我们手动操作调速器手轮,以确保汽轮发电机组转速稳定在每分钟2970—3030转之间。我还有幸碰到过两次外线跳闸,机组突然甩掉负荷,于是我果断执行“手打危急保安器,紧急停机”的操作。
  BBC机组见证了我从凝汽工学徒到汽轮机值班长的成长过程,见证了我与张永昌、赵洪金、程佑望等师傅的深情厚谊。毫不夸张地说,BBC机组是我的伴侣,是我的兄弟。它是我记忆的储存器,它是我人生的里程碑。
  不能不佩服BBC公司出产的电气设备的质量。这台汽轮发电机组一直正常工作到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随着南山电厂的扩容而寿终正寝。遗憾的是,90年代后期,由于多种原因,这台饱经沧桑的发电机组以25万元的价格出售拆除,不知所踪。
  1992年我调离南山,回到故乡武汉。其后我三次返回石河子探亲访友时都专程上山,重返电厂,拜谒这台BBC机组的遗址,感恩它给予我的历练、知识(热工学)与力量,感恩它给予我的那么多的人生相逢和师徒情谊,感恩它为军垦大业作出的无私贡献……
  今年4月,我再次返回新疆也再次上山,只是已经关停多年的电厂大门紧锁,无缘再次拜谒BBC机组遗址,留下了莫名的伤感与遗憾。
见 证
军垦物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