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心传承 青春闪光
——记师市“技能名匠”天业集团天伟化工中控技师魏向莉本报特约记者 蔚应斌 通讯员 刘秉权 文/图
石河子日报
作者:
新闻 时间:2021年09月24日 来源:石河子日报
她火眼金睛,电脑上出现任何生产数据异常变动,她都能预判出哪道工序出了问题、即将发生的设备故障以及可能造成的后果,并快速准确处置好,化危为安;
她心细如发,创造了一个奇迹,工作9年保持着零差错的操作纪录;
她精益求精,将自己多年的操作心得和经验汇总,编写出了“精馏三塔操作方法”。如今,这套操作法已经成了培训氯乙烯员工和解决日常操作难题的宝典;
她匠心传承,带出了6个徒弟。虽然有些徒弟无法忍受枯燥无味、责任重大的工作而辞职,但是留下的徒弟,都以她为榜样,且快速成长起来;
她就是石河子“十大名家”之“技能名匠”、天业集团天伟化工氯乙烯岗位中控技师魏向莉。一个爱岗敬业、勤于学习、追求卓越,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着不凡人生的青年。
执着追求 要干就干好
1989年,魏向莉出生在甘肃省会宁县。20岁那年,她考上了石河子职业技术学院,学的是应用化工技术专业。2012年,毕业后她来到了天业集团天域新实公司上班。
走进工厂,魏向莉看着陌生的机器设备,她并不明白烧碱、次氯酸钠是如何通过这些设备制成的。她只是每天跟在师傅后面,在现场学习、巡检。一天她忽然发现书本知识和生产实践之间还存在着差距,面对专业性极强且枯燥的工作,自己如同一张白纸,凡事都必须从头学起。
那时,恰好是师市重点建设项目——天业三期特种树脂项目开工建设,需要大批专业技术人员之时。新来的女大学生一般都会分到中控室上班,而中控人员必须对各个车间的生产设备、工艺流程有所了解,所以,新员工都要到各车间进行轮岗。
在合成工段,魏向莉跟着师傅张登高学习。为了让她熟悉这一工序的机器设备,师傅每天要她画管线图,每星期交一次图。有时候还要抽问她相关习题集上的问题,到现场指认设备管线,说出正确名称。
“刚开始,我对设备、工艺不熟悉、不理解,更不懂,加上现场复杂,只好死记硬背。”结果可想而知,魏向莉画出的管线图和回答的问题经常出错,还闹出了不少笑话。但是,张登高并没严厉地批评她,总是耐心地指导她:“你要多问,多去现场,弄懂工艺后,自然就记住了。”
怀着干一行爱一行的想法,不服输的魏向莉下定决心,一定要干出个样子来。于是,在车间、现场,人们经常能看到一个戴着近视眼镜、身材瘦小的女孩,不知疲倦地和其他员工一样扳阀门、跑现场。魏向莉说:“既然是自己选择的职业,就一定要把它干好。”
为了尽快熟悉生产工艺流程,魏向莉刻苦学习,虚心向有经验的师博请教,把全部精力都用在了学习生产技术上。她坚持每天抽出时间去现场梳理每一条管线、每一个阀门,研究连锁逻辑关系,真正做到理论与实操密切结合。即便是下班后,她还是一遍一遍地画工艺图,推敲工艺原理。一台台陌生的生产设备、一幅幅复杂的工艺流程图,逐渐在她的脑海里清晰起来。
随着学习的深入,魏向莉发觉以前所有的难题都变得简单了。3个月的学徒实习期,她只用一个月时间,便掌握了氯乙烯合成岗位工艺流程和各类设备的作用和操作方法,并通过了合成岗位的上岗考试。
为了增强理论知识,她利用业余时间,埋头钻研操作规程,抽空“啃”完了《聚氯乙烯生产技术》《化工原理》等多本专业书籍。她用6个月时间完成了合成、压缩、精馏、中控岗位的上岗考试,成为一名能够独立操作的中控操作员。
匠心独具 操作零差错
2014年,天伟化工开车投产前,由于在天域新实打下坚实的操作基础,魏向莉在氯乙烯车间6个岗位都能熟练进行操作,并熟记600多个重要参数,已经成为氯乙烯装置一位问不倒的“活操规”、开车操作的主力。
氯乙烯中控操作岗位,是氯乙烯装置最重要的岗位,稍有不慎,就会使精馏塔精馏效果变差,让单体中乙炔和高废物增加,影响产品质量,给企业带来无法弥补的损失。
魏向莉当班时,她总能根据实际控制参数超前研判,及时进行数据控制,始终确保系统长满优运行,她因此成为当之无愧的天伟化工最佳“操盘手”。9年如一日,魏向莉一丝不苟地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在天伟化工创造了一个传奇,保持着零差错的操作纪录!
2015年12月的一天,魏向莉通过电脑发现精馏厂房一楼报警探头报警。她迅速安排现场岗位人员查看,发现精馏装置油水分离器入口法兰存在异常,她及时向值班长和生产调度汇报,并果断停车,避免了一次重大安全事故。
2019年5月的一天,魏向莉上中班时,发现氯乙烯回收气柜柜位数据出现异常,从4米左右迅速降至0。她认真查看了调气柜柜位曲线,再次判断出气柜柜位出现故障。她立即将液环压缩机自动回流阀切换成手动操作,并安排现场人员查看现场柜位计,通过回收气柜现场柜位计和液环压缩机回流阀将氯乙烯回收气柜柜位控制在指标范围内,并及时通知聚合岗位控制聚合氯乙烯回收量,使生产平稳运行。
“工作中我没有诀窍,就是要心细,平时多看电脑上的数据。我总是时不时地翻看数据,避免因自己疏忽造成不良后果。”魏向莉说,一旦发现生产数据异常,首先要做到沉着冷静,多确认几遍,然后作出正确判断并果断处置。
为了提高团队的整体技术素质,魏向莉把自己9年的操作心得和经验,融入系统操作方法,并主动加入到厂里的技术攻关团队,针对工艺优化、DCS控制程序改进等进行研究,提出了诸多合理化建议。她与领导和同事一道,探索总结出了一套颇具指导性、实用性的“精馏三塔操作方法”。如今,这套更规范、更简单的操作法,已经成了天伟化工培训氯乙烯员工和解决日常操作难题的宝典。
9年里,魏向莉先后提出并参与实施了解决影响乙炔砂封、废碱液回收、转化器自动化改造、置换气回收变压吸附、精馏蒸发冷改造等重大技改项目7项,为企业创造直接经济效益1000余万元。她参与编写了“尾气冷凝器的切换”小单元操作和8万多字的氯乙烯操作规程,完善了聚氯乙烯装置工种题库860道题。在她和同事们的努力下,天伟化工氯乙烯装置在天业集团同类装置对标中连续6年取得第一。
带领团队 合力作贡献
魏向莉最大的爱好就是读书,喜欢钻研具有挑战性的难题。不管工作多忙,她每天都会抽出一小时,给自己“充电”。
为了更好地确保全系统稳定运行,她还经常跨专业请教电气、仪表、材料等相关技术层面的问题,让自己的视野更加开阔。她潜心研究流程图里那一个个难懂的标识和现场架起的大大小小的设备,为此她借阅了十几本技术资料,摘抄的笔记本摞起来有两尺多高。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用学到的理论知识和长期积累的实践经验,取得一个又一个优异成绩,魏向莉获得了一份又一份荣誉。2017年,她取得天业集团化工总控工技师资格证书;2020年荣获天伟化工工艺绘图大赛一等奖;2020年,在天业集团举办的化工总控工(高级技师)比赛中,经过与专业的佼佼者和行家里手同台竞技、同台切磋,她以丰厚的理论知识储备和精湛的技能操作水平,获得天业集团第一名的优异成绩;2021年5月,魏向莉荣获“天业工匠”荣誉称号。
“我在一线工作了9年,能获得这样的荣誉,对我是鼓舞与肯定,更是鞭策与指引。今后我要立足岗位、刻苦钻研、奋力拼搏,用干劲鼓舞更多的人,充分发挥技师的示范带动作用。”魏向莉说。
魏向莉积极参与“师带徒”工作,对于车间新员工,她总是耐心主动地帮助他们,带他们熟悉车间的工艺流程,督促他们掌握操作技能,采取一帮一的办法进行帮教。为了将自己的经验和技能传授给新员工,她不遗余力地倾囊相授,采取笔记分享、难点讲述、重点突破等方式培养优秀人才,手把手带出6个徒弟。如今,她的徒弟个个优秀,有的被评为优秀职工,有的成长为班组长。他们都在平凡的岗位上独当一面、大显身手。
“我刚毕业就来中控了,是魏姐带的我。感觉师傅特别厉害,没有她不会的。”天伟化工聚氯乙烯车间中控员工、魏向莉的搭档王晓晴说,“师傅一直都在鼓励我,让我细心操作,放开手干,不要害怕。在师傅的指导下,我慢慢就学会了,但要达到她的水平还要继续努力。”
天伟化工氯乙烯车间副主任薛峰涛说:“魏向莉是一名老中控,她操作经验丰富,干工作特别认真,新学员让她带比较放心。她在紧急停车、处理突发事件方面很有经验,从来没有发生过操作事故,多次考评都是优秀。”
未来两年,魏向莉所在的氯乙烯车间将率先打造精益化生产示范车间,她将和同事们共同携手将每项工作做细做精做实,沿着打造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工厂的目标而努力奋斗。
“只有爱岗敬业,尽职尽责,以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对待每一个工作细节,才能称得上是一名合格的中控操作员。”魏向莉说,她将一如既往地学习,早日成为一名高级技师,切实将本职工作、本岗位的操作技能做精、做透、做深,做到最好,为企业的发展献计献策、贡献力量。
图①:魏向莉在车间密如蛛网的设备前,认真观察、思考、总结,日积月累,渐渐成为中控操作的行家里手。
图②:带姐妹,手把手,毫不保留。
图③:耐得住寂寞,静心研读专业书籍。
图④:一花独放不是春。魏向莉把自己的经验分享给同事们。
图⑤:雄伟壮观的天业集团天伟化工公司现代化厂房及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