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4 版:四版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本版导航 各版导航 视觉导航 标题导航 以往报纸

四棵柳树的故事

石河子日报 新闻    时间:2021年06月04日    来源:石河子日报

  1950年9月,22兵团(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前身)在石河子征购房子和土地,为兵团领导机关进驻石河子建设新城作准备。一些热情的老乡们登门造访,为建设新城提出了许多好的建议,其中提到“希望多种些树”。住在老街的派出所所长是一位维吾尔族同胞,他主动表示:“你们建城有什么困难,讲出来,我们来办。”
  1951年秋天,当部队准备种树时,树苗成了问题。到内地去运,远水不解近渴;本地繁育,荒原上几乎没有可繁育的树种。唯独老街派出所门前有4棵碗口粗的柳树,可用作扦插苗圃的树种。此时,作为建城工程处负责绿化的工程组组长师景岳,想起了那位派出所长的话,便登门向所长求援。师景岳向所长表示,等来年,调些战士将派出所的房前屋后都种上树,以此来感谢派出所对城市绿化工作的支持。于是,战士们给4棵柳树理了个“光头”,将4棵柳树所有的枝条都剪下,扦插到城西北角的苗圃地中。此时,时任兵团司令员的陶峙岳、副司令赵锡光为施工部队下达了种树任务,一些战士又到红山嘴的玛纳斯河口割回些柳条,为城市绿化扦插了几万棵树苗。
  然而,正当战士们期待着来年石河子的柳树种满大街时,由于灌溉系统尚未建成,又加上没有专业的育苗人员,大部队都忙于盖房施工,干旱使这几万棵幼苗夭折,4棵柳树也默默地献出了它的生命。师景岳向派出所长许下的诺言也未能实现。他去向派出所长致歉,所长反而安慰他说:“不可惜,这也是我们为城市建设应该作出的贡献。”
  (原载《兵团文物故事》,兵团军垦博物馆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