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根桂捐款买农具
石河子日报
作者:陈玉民
新闻 时间:2021年05月22日 来源:石河子日报
●陈玉民
蒲根桂是甘肃礼县人。新中国成立前,他被国民党抓壮丁参加了国民党的部队。“9·25”起义以后,是77团(现143团)1营1连的战士。
在人民解放军的队伍里,他受到共产党的教育和影响,思想进步很快,表现优秀。他觉得自己终于找到了人生的归宿,1950年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建团初期的主要任务是开荒造田。当时条件异常艰苦,时任团第一政委惠奋、第一团长王传铎号召全团广大官兵发扬南泥湾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没有生产工具就自己制作。当时,劳动工具非常简陋。犁铲要靠自己去锻打,用的爬犁子要靠木工做,包括背篓、圆筐等都是自己制作。但是,有些工具自己是没有办法做出来的,比如螺丝和一些特殊的铁器等,都需要花钱去买。
蒲根桂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决定把过去在国民党队伍里积攒的大洋全部捐献出来。这些大洋原本是想留着以后娶媳妇用的,但为了支援部队开荒造田,他毫不犹豫地把这些钱捐出来用在了刀刃上。
蒲根桂捐款买农具的事很快就在143团传开了,一下子带动了侦察连、特务连一批起义官兵,都把自己的积蓄捐出来购买农具,支援团场搞建设,他们总共捐了84块大洋、旧新疆币13150元。虽然捐的钱不太多,但在蒲根桂的示范带动下,大多数起义官兵的生产积极性都调动起来了,为当年143团的开荒生产发挥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1951年,蒲根桂被二十二兵团评为一级劳动模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