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3 版:三版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本版导航 各版导航 视觉导航 标题导航 以往报纸

管好自己的身份证号码

刘胜

石河子日报 新闻    时间:2021年05月19日    来源:石河子日报

  2021年3月31日的《石河子日报》报道,辽宁省彰武县公安局近日打掉一个利用微信、银行卡为网络赌博、电信诈骗等犯罪活动提供资金结算通道(俗称“跑分”)的特大犯罪团伙,抓获犯罪嫌疑人12名,涉案金额达3000余万元。
  值得注意的是,犯罪嫌疑人在互联网发布了兼职招聘信息,吸纳了大量兼职者。他们利用兼职者的身份信息、手机号码、银行卡注册大量支付宝账号用于“跑分”,为境外赌博网站或电信诈骗团伙非法提供资金支付通道,并以此获取佣金。换句话说,许多人的身份证号码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成了犯罪嫌疑人洗钱的工具。
  身份证号码被冒用的现象,其实很普遍,如被盗用开户炒股、办信用卡,甚至还有被盗用生孩子等等,但现在还很少有人重视。一位相熟的律师告诉笔者,她曾接到过不少有关身份证号码被冒用的咨询与求助,其中有一个求助者的身份证号码被冒用注册手机号,结果,其莫名其妙地收到了一大堆手机欠费单。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法》规定,冒用他人居民身份证或者使用骗领的居民身份证的,购买、出售、使用伪造、变造的居民身份证的,处2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罚款,或者处10日以下拘留。
  不客气地讲,大多数人的身份证号码保护意识不强,而随着网络应用越来越普及,往往只要用身份证号码去注册或核查就可以了。一旦知道他人身份证号码后,冒用难度很低,还很难被发现,不像在现实生活中,需要身份证原件去全面核对人名、照片、号码等。
  笔者平时去银行、电信营业厅办事,经常发现大多数人在填错了单子后,并不是撕毁,而是一扔了之。其中,大量身份信息就这样毫无防护地曝光于大庭广众之下,其后果让人心惊肉跳。更有甚者,笔者还收到过这样的垃圾短信:“长期收购闲置银行卡”,有主的银行卡居然成了紧俏商品,想想看,收购银行卡——电诈——洗钱,俨然一整条黑色产业链,有供有需才能形成市场,黑色产业链之所以存在,本质还在于很多人的“侥幸”思想作祟。如此看来,提升身份证号码保护意识,对打击电信诈骗有着“掐断源头”的重要作用。
  对于冒用他人身份证号码进行违法犯罪的,公安部门将严厉打击。相关单位、企业等要加强客户个人信息的安全保密,而就公民个人而言,也应像保管身份证一样,切实提高身份证号码的保护意识,不能随便把自己的身份证信息透露给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