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检察机关10项措施
石河子日报
作者:
新闻 时间:2021年05月17日 来源:石河子日报
1.认真落实最高人民检察院“一号检察”建议,加强未成年人权益保护,坚持打击与预防并举,积极推进检校合作,加大校园普法力度,与学校共同筑牢校园安全防线,围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青少年犯罪预防法》《民法典》,深入开展“检爱同行共护未来”专项行动,开展法治讲座,培养和强化未成年学生的法治意识。
2.提前介入电信网络、金融类诈骗案件,引导侦查。常态化联合公安、电信等部门走进社区、连队,宣传解读防范电信网络、金融类诈骗知识和法律政策。
3.聚焦生态保护,积极探索和发挥“检察长+”机制在水生态建设方面的法治保障作用,共同推进林地、耕地等生态区域保护发展。
4.聚焦农资安全,积极拓宽检察公益诉讼新领域,主动与团场农业发展中心联系和沟通,充分发挥好磋商与诉前检察建议的运用。深化多部门联动,常态化开展农资市场监管,及时发现和解决农资安全问题,持续维护农资市场秩序,切实为农业生产、农场振兴保驾护航。
5.聚焦舌尖安全,深化食品药品安全“四个最严”专项行动,定期联合市场监管等部门召开公益诉讼诉前会议,提出检察建议。加强与相关职能部门行政执法工作的配合衔接,构建辖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人员互动、信息共享、业务互助的市场监管网络。定期排查销售过期食品、“三无”产品案件,督促行政机关依法履职,共同保障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6.深化检察服务“进企业”,深入开展“六稳”“六保”相关宣传和咨询,持续开展保护各类市场经济主体合法权益专项活动。
7.深化推进“阳光检察”,坚持“走出去”“请进来”开门纳谏,邀请群众参与,接受监督评价。深化检务公开,组织开展“检察开放日”、征求意见座谈会活动。结合刑事执行检察职能,加强法治宣传,切实维护人员合法权益。
8.进一步畅通完善12309检察服务热线和功能区域建设,高效、便捷服务人民群众。认真落实“群众信访件件有回复”制度,严格实行7日内程序性回复、3个月办理结果或进展答复。执行检察长每周五接待制度,检察长当面听取群众意见。通过释法说理,积极化解矛盾。
9.严格落实公开听证常态化办案机制,坚持“能听证,尽听证”原则。适时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社区代表、群众代表作为听证员,召开行政公益诉讼案件、拟做不起诉案件等公开听证会。秉持客观公正立场,将依法独立行使检察权与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相结合,形成多元化矛盾化解机制。
10.坚持“应救尽救”“应救即救”原则,深化司法救助工作,及时发现和确定确因受犯罪侵害造成人身伤害导致家庭陷入贫困的救助对象,积极、及时、公正开展救助,为被害人摆脱生活面临的急迫困难提供有效司法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