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 我就在石河子过年
融媒体中心记者 胡艺檬 张兰兰
石河子日报
作者:
新闻 时间:2021年02月11日 来源:石河子日报
日前,师市党委、市政府推出十二项暖心举措,通过开展“幸福石城过大年”、短视频传递祝福让家人跨越时空“云团圆”、单位发放福利等形式多样的暖心行动,传递师市党委、市政府希望居民和外地务工人员留下来过年的诚意。
就地过年,年味更浓,温情不变。记者近日采访了部分准备留石过年的市民群众,了解他们准备如何过一个别样的春节。
“娘家人”送来新春大礼包
免费乘车、发购物券、免房租……为切实减少人员流动,倡导广大职工群众和在石务工人员留在石河子过春节,师市党委、市政府决定,在2021年2月10日(腊月二十九)至2月18日(正月初七)9天时间里推出十二项暖心举措,开展“幸福石城过大年”活动。
师市总工会、团委、妇联、文体广旅局积极响应师市党委、市政府号召,持续开展“石全石美,邀你留在石城过新年”春节送温暖活动,居民可通过参与活动免费领取电影票、购书券、滑雪券以及5个G的免费流量等福利。同时,师市总工会在春节前走访慰问各级劳模418名,发放慰问金77.34万元。春节期间,还将拨付送温暖资金87.2万余元,大年三十走访慰问全市50多个单位值守一线岗位的各族职工以及医学观察点、街道社区、公安检查站等,为他们送去慰问品。
家住市23小区的孙新荣和杨冬萍夫妇,女儿远嫁外地。2月6日一早,他们就收到了社区干部送来的价值300元的空巢老人帮扶照料礼包,“没想到政府把礼物和关心送上门,心里暖暖的,感到我们是最幸福的老人。”
“休闲过年”赶个新时尚
在家看春晚、参与活动看免费电影、去幸福路商业街看花灯猜灯谜、品尝当地美食……留石过年的蔡炎坤列下了一份“心愿清单”。
今年春节,石河子市实施“幸福石城过大年”十二项暖心行动,蔡炎坤关注到有参与活动领取电影票和发放2000万元惠民消费券等政策,便和像他一样留在石河子过年的同事计划趁着春节,好好在石河子转转,放松放松,过个休闲娱乐的喜庆年。
26岁的蔡炎坤是甘肃武威人,三年前毕业于石河子大学,因为喜欢石河子而留在了这里。现在他在一家公司做酒水销售工作。去年,他在石河子买了二手房,付了首付,想在石河子站稳脚,再把父母接过来。今年,蔡炎坤本打算春节回武威和家人团聚,但最后还是决定响应就地过年的倡议,留在石河子过年。
蔡炎坤说,不回老家是有些遗憾,但他感受到了政府和公司许多暖心的政策和服务,“这里洋溢着浓浓的年味,和在家里过年一样温暖。”
石河子第16中学校长常希江,来自河北昌黎县。按照自治区、兵团内初班工作的总体安排,今年春节,常希江将和内初班的学生们一起度过。“一起剪窗花,写春联,一起看春晚,一起开展各类体育活动,度过一个有意义的春节。”常希江说,他也很想念远在八千里外的父母。“儿子不在身边,希望他们照顾好自己。”
“亲情连线”为亲人送祝福
为把春节期间的优惠政策传递给在石过年的外乡人,让大家过一个欢乐祥和的春节。连日来,师市开展了“我在石河子挺好的”系列活动。活动由师市党委宣传部、民政局、人社局、文体广旅局、妇联、融媒体中心、国资公司共同主办,《石城朗读者》特别策划。活动推出“云寄语”“云合影”“云拜年”等一系列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有奖征集活动,并通过融媒体中心官方微信公众号、抖音号等媒体展播,利用“亲情连线”的方式让务工人员远在家乡的亲人宽心、暖心、放心。
来自辽宁海城的小伙儿李广贺来石河子工作已有6年,目前,他就职于新锐辰东影视公司。每年春节,李广贺都会回海城和家人团聚,今年响应号召就地过年。他通过视频向家人展示石河子的冬景以及自己的日常工作,也为远在海城的亲人送上新春祝福。
在宝来纳餐厅工作的华宝山是江苏淮安人,今年春节他选择留在石河子过年。年前,他利用工作空隙,和家乡的哥哥通视频电话互道平安。
“礼包、福利”体现城市温暖
2月8日,石河子经济技术开发区税务局党员服务先锋队为天山铝业有限公司生产车间职工送去春联和“福”字礼包。收到礼包的企业财务负责人朱弘松说:“春联、‘福’字,虽然市面上都能买到,但是这份‘私人定制’的税务祝福让我感受到了来自‘老朋友’的关怀,让这个新年分外温暖。”
陈明秀是一名西部计划志愿者,现服务于121团,这是她从家乡重庆市江津区来新疆的第一年。两个月前,陈明秀跟父母说好过年要回家吃香肠,父母也特意熏了好多香肠、腊肉等着她回家过年。一边是家人的期待,一边是就地过年的倡议。陈明秀想,作为一名西部计划志愿者,更应该积极响应国家和兵团的号召,所以她决定留石过年。
“今年师市团委给留疆志愿者送来春节慰问品,单位也发放了米面油等福利,还有团委为留疆人员提供的电影票、滑雪票、优惠券等,让我感到这个春节不孤单。我会留在石河子贡献自己的力量,继续完成志愿服务工作。”陈明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