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2 版:二版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本版导航 各版导航 视觉导航 标题导航 以往报纸

老旧小区“逆生长” 居民过上“新生活”

——向阳街道1、22-1、22-2小区改造提升扫描通讯员 孙卫利 文/图

石河子日报 新闻    时间:2020年12月01日    来源:石河子日报



  路面硬化了,管网改造了,配套设施齐全了,车辆停放有序了……“不买房不搬家,老房转眼变好房,‘老居民’过上了宜居的‘新生活’。”在市向阳街道22-2小区新修建的休闲小广场上,一群正在晨练的大爷大妈脸上洋溢着幸福开心的笑容,提起老旧小区改造,大家都赞不绝口。
  22-2小区的喜人景象,正是向阳街道老旧小区改造成果的一个缩影。2020年,师市党委、市政府把改善老旧小区居住环境、提升居民生活质量作为重点民生工程加以推进。向阳街道所辖的10个小区中有9个小区被列入改造计划,用两年时间全部完成改造。其中,被师市列为整体改造小区的1小区、22-1小区和22-2小区,今年经过综合改造提升,已经成功“逆袭”,它们改变了昔日的模样,重新焕发出青春活力,真正让辖区“老”居民过上了“新”生活。
老小区改出新面貌
  走进改造后的1小区、22-1小区和22-2小区,从空中到地下,从墙面到地面都规整划一,令人耳目一新。平整宽敞的道路、干净整洁的楼院、整齐划一的停车位、耀眼明亮的路灯,平整的柏油路延伸到每个单元门口,破旧的仓房粉刷一新,花坛内新种植的松树格外苍翠,让冬季里的小区依旧充满生机。特别是一排排“穿”着独具军垦特色的砖红色外衣的“新房”,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释放出军垦石城独有的魅力。
  破旧的大门、坑洼的道路、随意堆放的杂物,这曾是老旧小区居民出门和回家路上必看的“风景”。由于建设年代较长,近年来老旧小区环境脏乱、基础设施破损、物业管理缺失等问题突出,群众改善居住环境的呼声非常强烈。随着今年被纳入老旧小区改造范围,三个小区的所有居民见证了老旧小区的“脱胎换骨”。
  “改造效果大家都看在眼里,昔日的脏乱差场景荡然无存,就像是搬了个新家,变化太大了,现在一进小区里心情都舒畅了许多。”在1小区居住近20多年的吴付珍对小区改造前后的变化感慨万千。
  而除了这些看得见的变化,一些“看不见”的变化也在悄然发生。老小区的问题不仅在“面子”,更多的是在“里子”。按照师市老旧小区改造规划,向阳街道对老旧小区进行“内外兼修”,改变小区外观形象的同时,更切实解决老百姓迫切需要解决的供水、供暖等问题。特别是小区污水管道的更换,让居民再也不用发愁地下管道堵塞问题了。
  “因为管道老化,我家又住1楼,前几年我家因为下水的问题没少遭罪,有几次大粪汤都跑我家屋里了。自从政府开展老旧小区改造,把我们小区的全部管线换了,我家的问题彻底解决了。现在每天回家,我的心都老亮堂了!”家住22-1小区218栋楼的赵天法心里乐开了花。居住环境的大变样,让居民在家门口感受到了“幸福来敲门”的喜悦。
  “我们本着‘小区缺什么就补什么,群众需要什么就完善什么,什么问题突出就解决什么问题’的原则,以解决小区‘无、破、乱’问题为着力点,通过‘减’违章建筑,‘加’基础功能提升、服务设施完善和物业服务提质,大大提升了居民的居住条件和生活品质,让居民生活得更幸福、更便捷。”向阳街道党工委书记张华说。
  目前,在师市党委、市政府、街道、社区、施工单位和居民的共同努力下,经过8个多月的持续奋战,向阳街道3个整体改造小区(1小区、22-1小区和22-2小区)的改造提升工程已完成预验收工作。共对203栋居民楼进行了外墙保温、屋顶防水装修及质感漆施工,粉刷590个楼道,更换547个单元门、2190扇窗户,道路硬化208条86240平方米,草坪绿化约72000平方米,排水管网改造19082米,弱电管沟改造14698米,增设停车位3200多个,安装庭院路灯410多盏,新增垃圾投放点58处、休闲小广场6处,惠及群众7150多户21460余人,小区面貌焕然一新,处处清爽整洁,满眼盎然绿意。
老楼居民过上新生活
  深秋的傍晚,华灯初上。家住22-2小区的老住户、85岁的郭大妈,虽然满头白发但精神矍铄。老人说话中气十足,习惯每天晚上7点到9点在小区里散步。沿着小区新修建印有彩色图案的1000多平方米的小广场,每天坚持走上七八圈,这是小区改造后她才养成的习惯。
  “之前这里环境太差,没有合适的场地可以锻炼身体。现在多好呀,小区所有的路平整得都能滑轮滑,一出门在家门口遛个弯、健健身,挺惬意的。”郭大妈高兴地说。在小广场上,居民们或在健身器材上活动身体,或坐在凉亭石凳上聊天,其乐融融。而以前这里一度是破旧的平房、坑坑洼洼的道路,到处杂草丛生,杂乱不堪,如今已成为小区居民闲时散步的好去处。
  在1小区,大部分楼房始建于上世纪80年代,在这次老旧小区改造中,1小区被列为师市老旧小区整体改造的重中之重,是师市军垦风貌特色建设的核心小区。经过此次提质改造,集中拆除了影响市容市貌的违建和公房73处23240多平方米,释放出公共空间,并打通原有分割围墙,将自然环境融入现有建筑群,将原来破烂不堪、坑坑洼洼的小区道路全部翻新硬化,老旧脱落的墙面粉刷一新,杂草丛生的荒地被平整为小区广场,违建平房拆除后被规划为停车位……昔日居民看着难受、住着堵心的老旧小区在实施改造后,“颜值”大大提升,更为做优红色军垦文化、打造军垦文化名城打下坚实的基础。
  “以往邻里间因琐事时有摩擦,小区改造后面貌焕然一新,居民们个个高兴不已,生活舒心了,互相间交流也多了,邻里关系也更融洽了。”1社区党总支书记任茹明说,小区有45户居民建起了家园和谐微信群,自觉维护和珍惜改造后的家园环境,居民们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着文明的熏陶,传递着文明风尚。
  同时,以老旧小区改造为切入点,为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的创新实践,不断提升小区规范化管理水平,向阳街道1社区、22-1社区和22-2社区党组织以党员为骨干,分别建立了3支党员志愿服务队,共有队员80多人,开展宣传讲座、义诊、环保宣传、义务理发、文艺汇演等活动,自编自演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小区改造三句半》等节目,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引领居民自觉参与小区改造治理。
让老旧小区永葆“新颜”
  当前,老旧小区改造工作已初见成效。改造结束后老旧小区的后续管理工作刚刚或即将开始。如何建立长效机制,进一步巩固改造成果,让老旧小区永葆“新颜”,成为向阳街道探索推进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的重要课题。
  在如何做好老旧小区改造后半篇文章,让美丽新颜持久“保鲜”这个命题上,师市下发了《关于改造后的老旧小区治理长效机制建设的指导意见》,向阳街道党工委结合实际,全力抓好各项措施落实,将老旧小区改造与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居民自治机制建设、社区服务体系建设有机结合,精准施策推动,补齐治理短板,凝聚各方合力,提升老旧小区社区治理水平,不断创新完善基层治理机制,推进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目前,向阳街道正在有条不紊地落实师市老旧小区治理长效机制建设的十三项具体措施,着重通过强化党建引领,完善社区党委、‘网格’党支部、楼栋党小组三级组织体系,成立业主大会、选举业主委员会、选聘物业服务企业建立联动工作机制,引导居民提高自我约束意识和文明素质,形成社区、业主委员会、物业、居民齐心协力共同维护的管理模式,最终实现社区治理‘硬件’、‘软件’的同步升级。”向阳街道办事处副主任宋宇说。
  据悉,为提升物业公司对小区环境的管理水平,向阳街道坚持“三结合”考核办法,即普查与抽检相结合、日常考评与重点督办相结合、街道社区检查与师市大城管考核及12319案件处置情况相结合,对物业公司强化督查考核。同时,采取街道与社区双向考核,每月以打分的形式评定考核成绩,进行金额不等的奖励和红黑榜公示,激发物业公司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小区管理的的标准化、精细化和常态化。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实践证明,对老旧小区实施改造符合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向阳街道将继续坚持问计于民、问需于民,倾注全力将这一重点工程、民心工程做实、做细、做好,让居民的生活环境从“颜值”到“内涵”都得到明显改变,不断增强广大居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