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改革再突破 打造“效率开发区”?
——石河子经济技术开发区全面推进深化改革纪实?本报特约记者 晏瑞一
石河子日报
作者:
新闻 时间:2020年07月22日 来源:石河子日报
盛夏的石河子经济技术开发区,草木葱茏,处处生机盎然。
7月16日,开发区管委会第一轮面向师市机关事业单位和开发区现有人员的竞聘工作暂时告一段落,开发区领导班子、中层干部和工作人员竞聘结束。
参与竞聘开发区党群服务中心副主任岗位的曹煜说:“我在开发区工作快8年了。8年来,我参与和见证了开发区的快速发展、转型调整、艰难前行、改革阵痛等。我想通过这次竞聘,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能力。”
深入推进“机关优服务、园区强功能”,持续深化“简政、行政、财政”改革,全面推行“大部制、扁平化”工作管理机制,引入企业化“宽带”薪酬体系,强化绩效考核……通过多年的酝酿努力,开发区深化改革工作体系正在不断健全,全面深化改革各项工作扎实稳妥推进。
针对此次改革,师市党委常委、副师长,石河子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侯国俊要求,要不断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把深化改革作为园区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泉,聚焦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全面提速、全面发力;要把开发区作为转型综改的主抓手、项目建设的主战场、招商引资的主力军、创新驱动的主阵地;要坚持加快构建园区产业新格局,注重完善设施建设,全面创优营商环境,紧抓招商引资工作,探索创新工作举措,切实使开发区改革创新发展取得阶段性成效。
目前,开发区按照“一个师集中精力办好办强一个园区”的原则,已通过“合并、保留、撤销”的方式,将国家级高新区、农业科技园区和十户滩新材料工业园区纳入石河子经济技术开发区统一开发管理,保留园区牌子、“一区多园”发展。撤销了石河子北工业园区、石河子化工新材料园区牌子,区域划归石河子经济技术开发区;撤销了兵团温州工业园区、北泉乡镇工业园区和石河子西工业园区。高新区党工委、皮墨北京工业园党工委调整设置为石河子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下属党委,由开发区党工委统一管理。
此外,这次开发区改革的重中之重在于精简管委会机构和人员,实行“大部制、扁平化”管理,将开发区现有的23个内设机构整合为五个中心,原有的235名人员精简至132名员额。
改革后,开发区将突出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和企业服务主责主业,专门设立了投资服务中心,统筹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企业服务等工作,实现了企业招、投、建、产全过程、全方位的“一条龙”管理和服务。
副市长、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王瑞玲表示,整合后的开发区将统筹原经开区、高新区的招商队伍,汇集招商力量,共享招商资源,统一招商管理,提高服务发展水平,形成抓招商一条心、抓项目一股劲的整体合力,力争在重大项目引进上实现更大突破,不断增强开发区的“磁吸力”,推动开发区晋位升级,加快推动开发区高质量发展。
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向晓梅说,开发区人员配备将重点向招商引资、投资服务倾斜,设置员额57名,人员占比由改革前的13%提升至43%,强化招商服务力量。同时,改革后将全面实行管委会领导下的公司管理体制,通过打造优势平台公司,整合开发区开发建设、投融资职能以及区内现有国有企业资源,组建开发区建设发展集团,引导社会资本参与项目建设运营。
为确保此次开发区人事机构改革竞聘公平公正,稳妥有序进行,聘任工作由第三方机构北京正略钧策管理有限咨询公司组织开展。师市党委组织部、纪委等相关部门专门对开发区出台的《石河子开发区岗位选聘实施办法》和《石河子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岗位聘任方案》进行了逐条研究和讨论,严控人事改革各环节风险点,从对评委的选择到群众监督员的设置,再从实时录像到公开公示实行全过程公开透明。
聘任前,正略钧策公司对几个园区现有工作人员做了2轮调查,主要从工作业绩、能力、态度三个方面对职工过往的任职、工作经历作出准确评判,并作为竞聘时任职经历评分的重要参考,既尊重竞聘人员现场表现,又注重过往实绩,提高竞聘选人的科学性和精准度。
此次竞聘在师市纪委监委、师市党委组织部、师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开发区职工代表的现场监督下,采取了严格的资格审查,通过简历评价、竞聘演讲、互动问答三个环节,从任职经历、现场表现对候选人作出评价,择优选聘。
截至目前,通过竞聘选拔出的优秀人才共有93人,空缺38名员额,其中党工委、管委会副职选拔5人,空缺1名员额;中心正副职选拔10人,空缺3名员额;一般员工选拔78人,空缺34名员额。本次选聘的队伍结构明显优化,人均年龄为38岁,较改革前下降3岁;本科以上文化程度占87%,较改革前的68%上升了19%,开发区队伍年轻化、专业化程度显著提升。下一步,38个空缺岗位将继续面向全社会公开招聘。
侯国俊说,此次开发区深化人事和薪酬制度改革,在人才重组、引进、管理、使用等方面先行先试,就是为了建立双向激励约束机制,坚决打破平均主义“大锅饭”,让能人干事,让多劳者多得,把开发区队伍打造成最具战斗力的“尖刀班”,把开发区建设成人才集聚高地、改革创新先行区,引领带动全区乃至师市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