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治疗师的礼物(下)
石河子日报
作者:
新闻 时间:2020年07月17日 来源:石河子日报
今天让我们继续来分享这一份心灵的礼物吧!
礼物清单
4.为什么治疗师很少直接给建议??
5.心理治疗为什么要付费??
6.觉得治疗没有用可以不付钱吗??
7.治疗师的心理就一定健康吗?
本文是就心理治疗过程中的一些常见疑惑,进行简单的解答。但愿这些解答能像是一份礼物,不仅带来关于心理治疗的一些基本知识,也可以带来力量,让身处痛苦和烦恼的人,让被心理问题折磨的人,能够有勇气去寻求帮助。?
Q4:为什么总是我在治疗中谈论很多自己的问题,治疗师却很少谈论自己或直接给予建议?
我们不得不承认,心理治疗天然地存在一种不平等的关系。在心理治疗中,患者要坦诚,尽量讲述他们的困扰、感受以及头脑中闪现过的想法,并且自己要努力尝试理解自己、做出改变。治疗师更多时间则显得仅仅是在倾听。
治疗师不会去讲述他们自己的事情是因为治疗是聚焦于患者的。尤其是在精神动力学治疗中,治疗师会显得更为节制、神秘,甚至有点“冷漠”,患者难免对治疗师的情况充满各种想象,治疗中看重的是对这些幻想的讨论。不过,现在心理治疗领域的一个很重要的变化,就是会强调治疗中人和人的真实互动。当被问及一些问题的时候,治疗师也会愿意自我披露,流露出真性情的一面。不过,治疗师选择透露自己的事情都会有一个前提,那就是能够推动治疗,对患者有利。
治疗师几乎不会对患者在生活中的决定提供建议。治疗的一个很重要的目标,恰恰是希望促进患者对责任的承担,帮助他们在生活中由自己做出更明智的决定。当然,如果在一些应对方式上,治疗师明明知道一些更好的方法,比如如何容忍焦虑、如何控制冲动、如何进行自我放松等,是不会去憋着藏着,就是不告诉患者的。
只要能够帮助到患者,促进治疗关系,治疗师就会乐于去和患者分享。
Q5.心理治疗为什么要付费?觉得没有效果的话,可以不付钱吗?
患者去进行心理治疗,并不是往治疗室的沙发上一坐,听听治疗师的反馈就完事了。心理治疗需要两个人共同的努力,患者自己也要投入治疗,去反思,去改变,这个过程还可能很痛苦,而且,必须得为这样一个过程付费,这就是心理治疗这种“服务”的独特地方。这个费用从患者的角度出发,是督促自己出勤治疗,改变自己。很遗憾,治疗的付费不是建立在治疗的效果上的。费用支付的是治疗师在治疗时段所付出的倾听、真诚、共情,在一次45~50分钟时间的治疗中,治疗师一直在调用他们的情感和智慧,这种情绪和智力的劳动是很耗神的。治疗师的付出也绝非仅仅止步于治疗时间。他们会寻求督导(让更为资深的治疗师来指导自己的治疗),会进行学习,会对治疗工作进行反思,所有这些都需要大量的时间、精力和金钱的投入。所以,治疗的费用也是对这一部分的尊重。
Q6:治疗师的心理就一定健康吗?
没有任何证据表明,只有自己的心理完全健康,才能帮助到别人。治疗师其实就是形形色色的普通人,也会有各种喜怒哀乐,也会被各种困扰和忧虑萦绕。许多治疗师,自己也会去寻求心理治疗,这一来是为了解决自己的困惑,更深入理解自己,二来也是一种去体验患者在治疗中感受的方法。有时候,治疗师自身的一些特质和困惑也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去理解患者。比如欧文·亚龙发现治疗师都有些孤独的倾向,美国的著名精神分析师南希·麦克威廉斯觉得许多治疗师都有抑郁的特质。恰恰是这些不那么“健康”的特点,让治疗师更容易去理解患者,有内心的共鸣。但是,总体来说,作为心理治疗师,自身的人格水平是比较成熟的,心理健康水平要好于患者,很多时候,治疗师是通过亲身示范、以自己的人格力量在帮助患者。所以,治疗师们也会一直努力去理解自己的困惑和内心世界,让自己的心智更为成熟。有一句话是这么说:治疗师自己能走多远,来访者(患者)也就能走多远。去审视自己,去理解自己,不断成长,这是治疗师和患者共同面临的任务和挑战。
心理治疗,在这个时代就是一份弥足珍贵的礼物。心理治疗看似是患者和治疗师之间签订的一种服务契约,一方要为另一方移除困惑。但是本质上,这是两个人之间建立信任、彼此真诚相处的过程。有时候,我们都快忘却了,人和人的关系本身就自然地富有力量,能够去疗愈、修补我们内心的伤痕。
在欧文·亚龙的书中,他引用了诗人里尔克的话:耐心对待所有尚未解决的事情,努力去爱问题本身。这种亲历的勇气,这种认识到问题本身后依然愿意勇敢前行的力量,正是心理治疗所期盼带给每一个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