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2 版:二版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本版导航 各版导航 视觉导航 标题导航 以往报纸

“西瓜地图”是民生服务的新注解

石河子日报 新闻    时间:2020年07月07日    来源:石河子日报

  刘胜

  瓜农要卖瓜,市民有需求。不夸张地讲,盛夏时节,让市民吃到物美价廉的西瓜就是一个基本的民生问题。怎样保证市容环境、交通秩序不受影响,同时又兼顾市民的购买需求和瓜农摊贩的生意不受影响?这一系列的“瓜摊之惑”如何破解已然成为考验基层城市治理智慧的课题。
  据6月11日《石河子日报》报道,121团镇管中心绘制了“西瓜地图”,要求所有西瓜商贩在登记后,镇管中心再根据登记情况将他们合理分配到各小区内售卖西瓜。杜绝违规占道经营,既方便了居民就近买瓜,也避免广大瓜贩像往年那样无序竞争、流动作战。
  有了“西瓜地图”,西瓜摊贩不用东躲西藏和城管部门“打游击”,也不用缴纳任何费用。摊位固定了,会形成稳定的消费群,摊贩的收入就得到了保障。在社会各界倾力保障复工复产这一大背景下,“西瓜地图”服务实体经济的积极意义是不容忽视的。
  普通市民也是“西瓜地图”的受益者,他们可根据地图,就近选购西瓜。这些销售点均避开了城区主干道和重点区域、严管路段、学校医院周边等人流车流较多的地方,这样一来,就让“瓜摊之惑”迎刃而解。
  一张“西瓜地图”体现了人性化执法的理念,但这并不意味着西瓜摊贩可以放任自流。据《石河子日报》报道,为确保市容环境、交通秩序不受影响,瓜农必须到指定销售地点经营,做到不随意占用道路、不高声叫卖、不影响周围居民生活,做到规范经营、文明服务。这样看来,引导宣传和督导检查是“西瓜地图”不可或缺的索引。
  怎样化堵为疏?如何做到人性化执法?“西瓜地图”给了我们一系列崭新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