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2 版:二版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本版导航 各版导航 视觉导航 标题导航 以往报纸

  燃烧青春 播撒诗意

     ——记石河子朗诵艺术协会副会长赵海彪            融媒体中心记者 胥荣芳 特约记者 禹莉 文/图

石河子日报 新闻    时间:2020年07月03日    来源:石河子日报


  他是一名小学语文老师,也是石河子诗歌朗诵艺术协会一名成员。作为一名诗歌朗诵爱好者,只要他一站在舞台上,那浑厚通透的男中音响起时,你就会融化在他所释放的浑然天成的诗意当中。他就是赵海彪,一位在诗歌朗诵道路上孜孜不倦的修行者。

朗诵为语文课堂添魅力
  朗诵是一个用声音诠释情感的艺术形式,由于其形式丰富新颖活泼而深受大众喜爱。
  作为石河子第十八中学的一名小学语文教师,赵海彪对诗歌朗诵情有独钟。
  刚刚进入而立之年的赵海彪与诗歌朗诵结缘,还得从在石河子师范学校求学的时候说起。当时,赵海彪的语文老师郭焕明就十分喜欢朗诵。郭老师在课堂上为大家朗诵的闻一多先生的诗歌《红烛》《死水》和戴望舒的《雨巷》,至今还萦绕在赵海彪的耳畔。从那时起,赵海彪就深深地喜欢上了诗歌朗诵。
  兴趣是良师益友。学业之余,赵海彪最大的乐趣就是沉浸在诗歌朗诵中。当时,他最喜欢通过广播收听一些美文朗读节目,还四处收集录音带等有声读物,并关注不同频道主播的播读、发音方式。每天回到家中,他还要花个把小时练习朗读。
  年轻人正是贪玩的时候,赵海彪则把精力全身心地投入到钻研诗歌朗诵艺术之中。
  2007年,赵海彪走上石河子第十八中学教师工作岗位,他自觉不自觉地把在业余时间锻炼出来的朗诵技巧运用到教学中。没想到,他的朗诵功夫对语文教学竟有很大帮助。背诵课文是学生们非常头痛的事情,小小的一篇短文经常让学生抓耳挠腮。赵海彪就为学生们做示范,他还每周抽出三四次的课前时间,把自己喜欢的诗歌朗诵给学生听。他浑厚的声音、饱满的情感、英俊的外形结合在一起,充分彰显出诗歌朗诵的魅力,迅速成为同学们追捧的偶像。在他的带动下,学生们也开始了诗歌朗诵练习。渐渐的,他们不再把背诵课文当作负担,而是当作一种享受。
  过了背诵关,赵海彪进一步引导学生:“会背诵诗歌没什么了不起的,只要你喜欢,用心记,都可以做到,但最终最可贵的不是你记住了多少诗歌,而是你有没有体会到诗歌中的精神与情怀,诗歌有没有完善你、滋养你。”
  在赵海彪的影响下,喜爱诗歌的种子渐渐播撒到孩子们的心田。孩子们在赵海彪老师身上感受到了蓬勃的朝气,感受到了爱,感受到了美,语文课的吸引力越来越大了,同学们每天都期盼着上他的语文课。
  赵海彪把课文编成情景剧,同学们可以在《小红帽》中学习如何面对陌生人的诱惑,在《丑小鸭》中体验到被孤立被嘲笑依然找到自我,在《青蛙王子》中练习面对恐惧的技巧……
  “朗诵是一种非常综合的艺术形式,它让孩子们表达情感,发现自己,喜爱自己。练习不同角色的同时,也为适应生活中的各种角色做好准备。”赵海彪说。
  暑假里,赵海彪义务辅导学生参加独山子举办的天山北坡朗诵大赛,其中鲍晓雨同学荣获二等奖。在参加师市关工委举办的“心中最美教师”演讲比赛时,鲍晓雨又荣获一等奖。是朗读让鲍晓雨散发着不一样的光芒,鲍晓宇更加的自信,更加努力。“自信可以让懦弱的人变得勇敢,让犹豫的人变得果断,让迟钝的人变得机敏。”赵海彪常常鼓励同学们勇于表现自我。
  经过多年的探索实践,变化开始在这间教室发酵,令人欣喜的是,有的学生考上了大学,成为了校园播音员、主持人,他们还经常把自己主持的节目作品发给赵海彪听,有的学生毕业后则走上教师岗位。看到学生小小的成就,他深感欣慰:“又一颗小小的种子终于发芽成长了。”

多方学习打磨朗诵技艺
  在朗诵的道路上,赵海彪非常感谢石河子群艺馆文化干事冯斤老师和广东省朗诵协会副会长、兵团朗诵家协会名誉会长杨召江和韩韬老师的指点。
  在冯斤老师的悉心指导下,赵海彪细心揣摩如何把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打动别人。他还与冯斤老师共同研究作品,揣摩情感,朗诵水平得到不断提高。功夫不负有心人,他们一起共同参加了独山子举办的“建功新时代”朗诵大赛,作品《奔跑》获得了一等奖。
  在杨召江老师的指点下,赵海彪从气息归音练起,塑造自己的声音。“刚开始不懂怎么读,停连虚实的技巧不会运用,对作品的理解也不到位。后来,在杨老师的指导下,我开始研读古诗词。古诗词对普通话的要求很高,由于字数少,意境高,更需投入情感,注重抑扬顿挫,停连虚实。这对我的帮助最大。慢慢的,我的声音沉了下来,不像之前那么一直在一个基调上了,有了一定的节奏。”赵海彪坦言。
  他最喜欢范仲淹的《岳阳楼记》,读了不下几百遍,每读一遍都有新的感悟,朗读能力也有所提高。韩韬老师亲自逐句指导他朗诵《岳阳楼记》,从文章分析到轻重音确定再到作者情感的把控,最后到如何加入自己的理解。一次次练习,一次次进步,作品已内化为自身的情感和认知。“古诗词里有悠远的文脉、深邃的境界、磅礴的情感,依然能给今天的我们以温暖和力量。”赵海彪深有感触地说。
  2017年2月,杨召江老师和韩韬老师专门来石河子参加石河子诗歌朗诵艺术协会的年会。面对面地对赵海彪的朗诵进行现场指导,使赵海彪的朗诵水平进一步提高。通过学习,赵海彪知道了要完成一件赢得观众共鸣的朗诵作品,朗诵者的二度创作非常重要。朗诵表演首先要选好作品,仔细揣摩作者情感,加入自己的理解,通过声音演绎提升作品的艺术魅力。现在,一个作品他基本上要读上四五十遍,一遍有一遍的感悟,逐渐地把自己融入进去。
  诗歌是语言的精华。阅读和朗诵能够让人们的精神抵达更辽阔的世界,感受更丰富多样的人生,因而多方面地积蓄真善美的养分,多方面的知识储备能够让朗诵插上飞翔的翅膀。
  为了自己喜欢的朗诵艺术,赵海彪从不吝啬投入。有一年清明节休息3天,北京举办一场声音塑造讲座,赵海彪专门从石河子乘坐飞机飞往北京学习。在他看来,这样的专业学习不仅能提高自己的朗诵水平,也可以开阔视野,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
  闲暇时间,他订阅《诗刊》,阅读美文,不断从诗人的作品中汲取真善美的养分。“我非常喜欢他们的诗,每当读到一首适合自己的好诗时,内心是澎湃不已的,当读者与作者思想相近,阅历相仿,阅读就像高手过招,你来我往,那才过瘾。虽未曾谋面,但读其诗,却能在字里行间见其人、闻其声。好诗不少,但如果自己不能达到足够的高度,就很容易错过诗歌中的风景。”赵海彪说。
  为了朗诵,赵海彪还专门投资购买了麦克风、摄像头等录音录像设备。去年寒假期间,神州大地突遇新冠肺炎疫情的挑战,给人们的工作生活学习带来了诸多影响。2月6日,在全国人民共同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关键时刻,赵海彪与石河子诗歌朗诵艺术协会的会员们挺身而出,发起了“抗‘疫’见真情云上诗歌朗诵会”,开展了用诗歌朗诵的方式讴歌英雄,为战“疫”鼓劲,为勇士加油系列朗诵活动,向疫情防控一线的勇士们致敬。

生命在朗诵中高贵优雅
  2011年底,赵海彪和毛淑芳、高峰江、单丽杰等7位诗歌朗诵爱好者发起成立了石河子诗歌朗诵艺术协会。如同星星之火,短短8年,协会从最初的7人发展到现在的上万人,成为石河子市最有影响力的民间文艺团体。
  协会会员们奉献精神特别强,大家主动放弃休息日,牺牲个人休息时间,每年都会在街道、社区、学校、养老院、部队举办大大小小的诗歌朗诵会30多场。用诗化的语言诠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兵团精神的红色基因。但凡演出,只要有时间,身为兵团朗诵艺术学会理事、协会副会长的赵海彪都会担任主持并参加演出。每到这个时候,他常常是早起晚睡加班甚至牺牲休息日。
  教学工作之余,赵海彪积极参加各类比赛。2015年,赵海彪荣获全国 “中语杯"现场教学大赛二等奖;同年2月,他又获得兵团首届“胡杨河杯”朗诵大赛一等奖的好成绩;2016年获得石河子首届“澜园杯”朗诵大赛冠军;新疆婚礼行业协会2017年主持作品金奖。赵海彪的获奖感言是:练习朗诵的过程就好比登山,攀登的过程充满艰辛和痛苦,但是登上顶峰时又会收获极大的幸福和满足。希望有更多人投身这一事业,成为中华文化的推动者、传播者,让幸福的源泉流淌在更多人的心田。感谢朗诵,朗诵让生命变得更加美好。
  赵海彪和会员们不仅诵读经典作品,还大力推介本土诗人的新作,为城市增添了文化的光彩,为繁荣石城文化做出了贡献。特别是近两年先后成功举办了《心灵的芬芳——献给军垦母亲的赞歌》诗人赵雪勤诗歌朗诵专场及丁碧君、杨召海诗歌朗诵会等多场本土诗人诗歌朗诵会,为“中国诗歌之城”增光添彩。
  2019年12月15日,石河子诗歌朗诵艺术协会积极开展朗诵艺术进校园活动,在石河子第十中学成功举办了“不忘初心,情系军垦第一城”赵海彪个人专场朗诵会,他也成为了石河子个人举办朗诵会专场第一人。
  这场朗诵会酝酿筹备了半年之久。在节目的编排上,赵海彪着实花费了一番精力。
  整场朗诵会如果光朗诵,学生注意力集中的时间有限,如何让朗诵会达到既好听又好看的目的,经过多方征求意见,他确定了以爱祖国爱兵团为主线,15个节目分“不忘初心,爱我兵团”“不忘初心,情系诗城”“祖国华诞,盛世情怀”三个篇章。这些篇目充满了崇高的敬意、深切的缅怀,有对军垦前辈的感恩,也有对自我的鼓舞鞭策。
  演出那天,朗诵会现场座无虚席。石河子第十中学的师生、诗歌朗诵协会的部分会员及受邀嘉宾齐聚一堂,共同见证这充满诗意、暖意的时刻。
  赵海彪以饱满的感情、昂扬的激情,分别脱稿朗诵表演了诗人杨牧的代表作《我是青年》、丁碧君的《岁月映红了父亲的军旗》、余光中的《春天,遂想起》、金茂芳的《金茂芳奶奶的信》、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毛泽东的《沁园春·雪》、艾青的《年轻的城》等7个篇目。兵团朗诵学会副会长韩韬、第十八中学教师蒋丽、石河子大学教师贾娟、艺扬口才训练营校长杨澜、冯斤老师、马海军夫妇受邀参加了朗诵表演。石河子二中老师侯昌银和新疆侯淼馨红舞馆的老师还表演了新疆歌舞。现场观众跟随朗诵者的情绪,或喜或忧,或叹或慨,完全沉浸在朗诵者声情并茂的演绎中,动人的诗语和朗诵者们饱满的情绪,使得现场激情澎湃,雷鸣般的掌声一阵高过一阵。
  其中,赵海彪朗诵的著名作家蒋巍的代表作《致以共和国的敬礼》,这也是此次朗诵会的扛鼎之作。他以铿锵有力的朗诵在大家的眼前铺开了十万大军进军新疆和当地驻军及百姓屯垦戌边的壮丽画卷:“新疆的每一朵山花,每一棵小草,每一寸土地都不能碰。犯我中华天威,就是撞我钢铁长城......”蒋巍先生写下的铮铮誓言在朗诵者的心中激荡,爱国之情激涌如潮,直抵人心。这也是献给守卫祖国六分之一国土面积的英雄的兵团人,英雄的石河子人的赞歌,这也是对美国肆意妄评新疆的有力回击。展现了一代代军垦儿女,把自己分配成种子,播进新时代的土壤,守卫祖国六分之一的国土,一寸都不能少,为之付出,为之奉献,为之无悔。
  著名诗人阿紫,《厉害了我的国》配音者、著名配音表演艺术家周扬,著名朗诵艺术家杨召江,全国青年十大名师鱼利民以及独山子和沙湾朗诵艺术协会也发来了祝贺视频,来自阜康、昌吉、独山子、奎屯等地的诗人和诗歌爱好者、爱好朗诵的朋友们以及十中的800多名师生共同参加了朗诵会。
  副市长乐旸观看了演出,并在致辞中对朗诵会进行了褒奖。她说:石河子是一座红色之城、绿色之城、诗歌之城。兵团人是从亘古荒原上成长起来的,在这里创造了共和国军垦名城石河子,成为共和国军垦事业的成功典范,“共和国军垦名城”已经成为石河子市的名片。红色文化是有魅力的,是凝聚人心的,在凝心聚力的过程中,彰显红色文化的深厚价值,也便提升了民众拥抱红色文化的自觉。提高语言能力不仅要学好普通话,还要培养语言的艺术性和感染力。朗诵是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举办朗诵活动,对于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特别有现实意义,能增加对军垦文化的认同。赵海彪带了个好头,今天朗诵会的成功举办是他多年坚持和不懈努力学习的结果。希望有更多的人加入到朗诵行列中,汇聚向上的文化之力,为增强军垦文化自信,传播军垦文化做贡献。
  学生古丽娜尔说:“聆听了这场朗诵会,赵海彪老师的诗歌朗诵流淌出对祖国浓浓的爱。他朗诵的声音美,有激情,还唱了《我从新疆来》的歌曲,让我们深深感到作为一个新疆人是多么幸福骄傲自豪。我们也要把自己永远献给这片热土,建设我们美好的家园。”
  提起举办此次诗歌朗诵会的初衷,赵海彪说:“军垦前辈把一生献给了最崇高的信仰——屯垦戍边事业,我们的老一辈诗人艾青、杨牧等为我们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歌,滋养着军垦儿女的精神世界。作为军垦后代,我们有责任讴歌军垦精神,把老一辈军垦人为祖国不畏艰难困苦积极向上、高歌猛进的风范和精神,用朗诵的艺术形式永远传承下去,让红色基因深入骨髓。”
  在现场,乐旸副市长带领现场800多名观众全体起立,高声共同朗诵《年轻的城》,事先虽没有排练,但是大家非常默契。“我想这缘自诗歌之城军垦儿女对诗歌的热爱。看到大家对诗歌朗诵的渴望和需求,我想这就是这场专场朗诵会的意义,这也是石河子诗歌朗诵艺术协会‘朗诵进校园’活动对学生给予的最好的祝愿。我们不仅要建成物质上的小康社会,还要建成精神文化上的小康社会。”赵海彪感慨地说。
  朗诵会结束,同学们久久不愿离去,观众陈建红说:“诗歌之中有生命,亦有灵魂,它可以带给他人温暖的阳光和生命的活力。朗诵会让我们的内心自然升腾起了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自豪感。赵海彪就是我们身边的著名朗诵家,著名朗诵家就在我们身边。”
  当天的朗诵会采取了现场直播,现场5个机位,全方位播报了朗诵会的盛况,近4000的视频浏览量,进一步提升了军垦文化的影响力。
  赵海彪说:“此次朗诵会的成功举办是积淀与实践的再思考,是一个新的开始,是向高峰的再攀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