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3 版:三版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本版导航 各版导航 视觉导航 标题导航 以往报纸

李福元:退休不褪色

本报特约记者 禹莉

石河子日报 新闻    时间:2018年09月05日    来源:石河子日报

  在石总场北泉镇机关,提起李福元,人们都会竖起大拇指说:“那是一个热心善良的好人,一直带给我们正能量。”
  2013年,李福元从石总场北泉镇机关党委书记岗位上光荣退休。从2014年起,李福元担任石总场北泉镇关工委常务副主任、文化宫社区老龄第一党支部书记,兼任场镇老年畅想乐团副团长、老年体协副主席等职务。
  石总场北泉镇文化宫社区老龄第一党支部现有党员80多名,年龄最大的90多岁。其中,年老体弱、行动不便的同志占较大比例,而且他们居住分散,平时很难集中起来开展组织生活。针对这一现状,李福元因人而异,分类施策。对一些身体状况比较好的老党员,李福元逐个通知他们到社区参加组织生活和集体学习;对那些行动不便的老党员,李福元与支部成员和党小组组长就逐个上门收缴党费和发放学习资料;对长期不在本地居住的老党员,李福元通过电话与他们保持联系,经常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和生活状况。
  去年,根据场镇政工部门安排,李福元负责采集文化宫社区党员个人信息。针对社区人员复杂、居住分散、信息零乱的实际情况,他耐心地逐个打电话,询问党员的基本信息。有个别联系不上的党员,他就不厌其烦地四处打听他们的住址,多次上门采集信息。经过几个月的不懈努力,李福元终于圆满完成了信息采集任务。场镇把机关退休人员的新社保卡发放任务交给文化宫社区老龄党支部后,又是李福元几经周折、多方联系,逐个将新社保卡送到了每位退休干部、老党员的手中。
  “任支部书记四年来,老李每年春节前夕,都按照石总场党委和组织部门的要求,前往十几名老干部和患有重病的老党员家中,把慰问品、慰问信逐一送到他们手中。完成这些工作不仅费时费力,而且每次老李都是开着私家车去,往返十几公里,油费自理,没有任何补贴,却丝毫没有影响到他为我们大家服务的热情。”几位老党员对李福元赞不绝口地说。
  李福元认为,自己一直在石总场工作,直到退休,大家都是乡里乡亲的同事,能为老党员做些实事,内心很有成就感,也非常值得。
  李福元还经常参加社区党工委召集的党组织会议,参与社区重大问题的讨论,协助党工委为做好社区各项工作积极出主意、想办法、提建议,和大家一起探讨离退休党组织如何创新工作方式、怎样更好地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助力团场综合配套改革有序向前推进。
  今年5月,他根据场镇党委的安排,与其他5位老同志专程赴133团参观取经,回来后编写了1200多字的群口快板《夸夸兵团改革政策好》和《团场改革亚克西》,为团场综合配套改革贡献了一份余热。
  自退休以来,李福元充分发挥自身的文艺特长,积极参加老年畅想乐团的排练、演出等活动。他协助乐团修改复印乐谱,与乐团的老同志们一起勤学苦练。该乐团已连续三年在元旦之际,为场镇干部职工奉献了精彩的新年音乐会。
  身为石总场北泉镇关工委常务副主任,李福元一直积极发挥老领导和有威望的老同志在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方面具有的优势。在2014年初,他带领6名“五老”宣讲团成员,认真学习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多方搜集材料,撰写了《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成就与未来前景》讲稿。他们不顾严寒酷暑,前往10个社区为居民讲课,听众达千余人次。2017年,他们又发展了10名思想品德优秀,从事教育工作时间长,具有一定经验和宣讲能力的老干部、老教师为“五老”讲师团成员,10名“五老”宣讲团成员在寒假期间,顶风冒雪先后为10个社区的青少年讲课共计16场次,受教育学生达3000多人。暑假期间,按照师市关工委确定的教育主题,他又撰写了《建设美丽北泉镇》宣讲稿,组织10名老同志宣讲10场次,约3000多人聆听了宣讲。场镇关工委十分重视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经领导批示,投入2万多元,购买了4000套《弟子规》,在暑假期间发放给中小学生。为使他们学有成果,场镇关工委下发通知组织咏读背诵《弟子规》比赛,各社区挑选了40余名优秀学生代表参加了个人、集体背诵比赛,并表彰了获一二三等奖的优秀选手。2015年11月,场镇关工委和老街街道关工委建立了街镇共建对子。4年来,他们联手开展了青少年讲红军长征故事演讲比赛、民族团结大讲堂、文艺演出等活动,老少像一家人一样相互走动、相互帮助、相互促进,增进了感情,加深了友谊,实现了资源共享、文明共建、活动共办、优势互补、合作共赢、共同发展。
  每年,李福元还邀请公安民警、司法工作人员为社区青少年讲解《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法规,提高了青少年的法律意识。
  在李福元家里的墙上,挂满了2013年至2016年师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个人、师市“老有所为”先进个人、场镇“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等奖状。这一切都体现了李福元生命不息、无悔奉献、传递正能量不止的精神。
  在荣誉面前,他从不停歇,而是继续以饱满的热情和强烈的事业心,投身关心下一代工作中,用实际行动谱写着嘹亮的夕阳颂歌,续写着人生新的篇章。
  李福元说:“为了不辜负党这么多年的培养,只要身体条件允许,我会把这些公益事业一直干下去,一直到干不动为止。”